7月份已經過去三分之二了,24個地區先后發布了2022年養老金調整方案。其中,四大經濟強省山東、江蘇、廣東、浙江等地均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給退休老人帶來了驚喜。
可是,這些經濟強省,有的調整方案被廣泛好評,也有的被吐槽,這是為什么呢?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四家的養老金調整方案有何不同?
下面我就來分析一下這些經濟強省的養老金調整方案有何特色,又有何不同?
山東是四個地區最后一個發布養老金調整方案,不過山東的方案并沒有讓人失望,而是廣受好評,就大家的評論來看,山東方案總體上略勝一籌。
山東方案的優勢在于,各項指標的權重得到了很好的平衡,沒有明顯地偏向于某一個指標,讓不同角度的退休老人都能找到共鳴點。
比如調額調整,山東每人每月增加43元,浙江32元,廣東28元,江蘇27元。和去年相比,山東其實已經大幅下降了該項的權重,看起來發力方向發生了轉移。即便如此,山東仍然在定額調整方面力壓浙江、廣東和江蘇。至少養老金較低的那部分群體覺得還是很公平的。
江蘇去年在定額調整方面被吐槽得很慘,本來是蘇大強,硬是被說成是蘇小強。但是江蘇并沒有妥協,今年繼續降低,讓你吐槽個夠。廣東的固定增加額和江蘇彼此彼此,浙江則不高不低,還說得過去。
定額調整體現社會公平,對于養老金較低的退休老人來說,意義更大一些。
當然,此消彼長,在定額調整落后的江蘇,在掛鉤調整方面趕了上來。在掛鉤繳費年限方面,江蘇的規則最為精細,其中25年以上,每滿1年,每月增加3.8元,在四地當中,最為給力。
然后是浙江,其中30年以上部分,每滿1年,月基本養老金增加3元。廣東規則相對簡單,繳費每滿一年,基本養老金每月增加1元,超過20年,超過部分每滿1年,基本養老金月標準再增加1元,最高也就2元。
山東在這方面比江蘇還精細,分了4檔,最高46年以上部分,每滿1年月增加2.1元。
表面上看,江蘇在掛鉤繳費年限方面拔得頭籌,但是仍然被吐槽,比如規則復雜,權重太高等。當然山東的規則也復雜,但人家權重分配還比較合理。
掛鉤繳費年限,本意是為了激勵大家在職時要早繳費,長繳費,繳費年限越長,退休后領取的養老金就越高。不過如果這個指標設置太高,就有失公平。
在掛鉤養老金水平方面,山東按2021年底本人月基本養老金數額的1.26%進行調整,廣東每人每月按照本人調整前基本養老金月標準的2.1%加發,浙江按本人調整前月基本養老金的1.34%掛鉤,江蘇按本人調整前月基本養老金的1.2%掛鉤。
很顯然,這次廣東獨領風騷,調整力度最大,浙江次之,江蘇和山東一樣,排在最后。
不過,這個指標,并不是說誰調整的力度大,就一定好。而是要把握一個度,如果設置太高,養老金越高的人調的越多,養老金越低的人調得越低,養老金差距會越來越大,這顯然不是多數人的訴求。
所以在這一方面,做得好的并不是廣東,而是一直被吐槽的江蘇,江蘇總算挽回點面子。
其實,養老金水平掛鉤調整比例低一些,會起到控高擴低的作用。
在高齡傾斜方面,廣東和山東不分伯仲,都很給力。浙江還不錯,江蘇稍低一些。山東的高齡傾斜有些特殊,進行了兩次傾斜,加起來就是一個大禮包,不過山東的雙軌是個槽點。廣東年滿100周歲及以上的,每人每月加發200元,這個確實很給力,不過很多人吐槽有些不實際。浙江表現中規中矩,江蘇有點低。
高齡傾斜體現的是對高齡老人的關懷和照顧,也體現了社會的文明和進步。
通過以上分析,四大經濟強省的調整方案,其實各有千秋,各有側重。這些方案即體現了社會公平,又激勵了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同時高齡老人也得到了關懷。
對于退休老人來說,無論調整多少,都是一份驚喜,所謂高低不同,只是所在角度不同而已。
本文標題:四大經濟強省,發布養老金調整方案,有好評,也有吐槽,為什么?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shenghuo/22914.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