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近期公布了2022年的養老金調整方案,今年有2類人將要偷著樂,就是高齡人員和繳費年限長的人,我們一起來看看定額、掛鉤和傾斜分別是怎么調整的:
第一,定額調整下降超10元今年內蒙古的定額調整上漲幅度下降了,標準是每月45元,與2021年相比,2021年的標準是每月56元,也就是說,今年每個月對退休人員的上漲降低了11元。去年剛退休的人,今年心里上可能會很不平衡,因為去年和今年一樣,養老金總調整幅度都是較上一年度下降0.5%,但2021年,卻是在2020年每月54元的調整基礎上還逆向上漲了2元,今年就算不能繼續多漲,但也不能保持不變,甚至下降后,還直接一次性降了11元,目前的定額調整標準比2020年還低。
第二,掛鉤調整雙雙提標掛鉤調整方面,繳費年限長和繳費多的這類人員能多漲錢,今年內蒙古還是實施雙掛鉤的辦法,對按照調整前月基本養老金作為基礎的調整上,今年的上調比例是1.6%,相比去年提高了0.2%;另一項是按照繳費年限進行調整,今年內蒙古的這一項調整有了重大改革,就是不再按照一個標準進行調整,而是實施階梯型,我們可以對比來看,2021年的時候,內蒙古還是按照繳費年限每滿一年增加1元,但今年是對繳費年限15年及以下的部分,每滿一年每月增加0.5元;16年至30年的部分,每增加一年每月增加1元;31年及以上部分,每多一年每月增加2元。
屬于繳費年限在15年及以內的部分,今年內蒙古是降低了上調幅度,按照去年的調整來看,是每個月減少了0.5元,原先最少一個月能增加15元,但從今年起,這部分踩線繳費的人,每月最多只能加發7.5元;對于16~30年的部分,是保持去年的每月增加1元的標準;屬于繳費時間達到31年及以上的人,今年是最幸運的,繳費滿一年每個月就能增加2元,比去年的標準多增加了1元。很明顯,今年起,內蒙古要開始對繳費年限長,多繳費的人進行照顧。
但這里要知道2件事:第一,不是所有人都按照實際繳費年限進行調整。我國從1992年才建立了養老金個人賬戶制度,在此之前的年限計算的是連續工齡,參加工作早的人才能這么計算。我們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那一輩,很多人年紀輕輕就開始進廠工作,工齡長,大多就是按照這個方式計算的;第二,不含折算工齡。這里能夠納入調整計算的只有自然年度的工齡,部分從事過特殊工種的人,工作一年可以按照一年三個月或者一年六個月計算,但這部分時間在參加養老金調整時,要恢復到自然年度,部分人的總工齡可能就要縮水了。
第三,高齡傾斜漲幅收窄對高齡老人的調整上,內蒙古是一平一降,對達到70周歲的老人,每人每月增加30元,這個標準與2021年的調整方案是保持不變的,但是對超過70周歲的老人,今年和去年有所不同,去年是在70周歲的基礎上,每增加一歲,對退休老人每月增加3元,而今年,標準是每月增加1元,相當于每月減少了2元,一年就要少上漲24元了。
本文標題:內蒙古調整2022年養老金,掛鉤調整改革提標,多繳費的人多漲錢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shenghuo/23121.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