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養老金確定上漲后,截至7月13日,已經有16省公布了本地的調整方案,根據人社部、財政部印發的《通知》顯示,今年總調整幅度是4%,這是繼2021年下調0.5%后,繼續保持0.5%的上漲降幅。對于今年退休的人,雖然不能參加今年的養老金調整,但是明年他們也將會進入養老金調整的大軍中,那么,2023年,養老金還能不能上調?上調幅度究竟是保持4%,還是繼續下調0.5%,調整到3.5%呢?
首先,從養老金連漲來看,明年養老金上調將是大概率的事件:
第一,物價在上漲《社會保險法》第十八條規定了,養老金要根據物價和工資變化進行調整,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3月后,4~6月居民消費價格上漲幅度均超過2%,到6月份,已經上漲到2.5%,物價上漲,養老金如果不漲,與未退休人員到手的錢差距將更大,相當于收入貶值,不符合公平性原則。
第二,養老金結存由降轉升2021年第四季度,社保基金累計結存達到6.8萬億,相比疫情前2019年同期的6.85萬億還在降低狀態,而到了2022年第一季度,累計結存已經達到7.18萬億,已經實現轉正。
第三,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實施今年職工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從1月1日起實施,實施后,全國的養老金調劑規模將更大,在今年之前養老金僅有省級統籌,市級統籌,都能堅持17連漲,今年通過一整年的養老金全國調劑,中央可動用的資金更多,收不抵支的城市能得到更多的輸血量,明年繼續上漲養老金是有底氣的。
第四,公平性和慣性思維我國從2005年開始進行職工養老金調整,到今年已經連續18年上調職工養老金,在今年以前退休的人員,符合條件的基本都能拿到上漲補發,提標后的養老金,如果突然不漲,越晚退休的人,以及去年剛退休的人是無法接受的,養老金發放將失去公平性。而從大家的習慣來看,就是認為養老金會一直漲下去,還沒有退休的人才會積極繳費,養老金上漲停止后,也將打擊現在正在參保中的人的參保情緒。數據顯示,我國養老保險參保人已經達到10.3億,失去這么大的群體的繳費收益,養老基金賬戶如果無法保住,將是國家的巨大損失。
其次,明年要是還能繼續上調養老金,幅度到底是4%還是3.5%呢?我覺得要分兩種情況分析,因為可能性都是具備的:
第一,上漲4%從今年的物價水平上來看,6月已經飆升到2.5%,要覆蓋物價,明年養老金上漲幅度4%比3.5%更合理,甚至可能4.5%~5%的幾率也存在。
從人社部十四五規劃的目標,要在2025年將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覆蓋率從2020年91%提高至95%,要拉動年輕人的參保積極性,一味的繼續下調養老金漲幅,很多人可能會產生繳費懈怠的心理,因為辛苦繳費,繳費基數連年上漲,相比已經退休的人自己繳費的投資更多,可是眼看著養老金調整一年低于一年,那等到自己退休,上漲豈不是更低了?繳費積極性受影響,可能將降低參保人群的數量。
第二,上漲3.5%很多人覺得目前總調整幅度已經連續2年下降,第三年下降很難出現。其實實際情況下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參考2016年~2018年,就是連降3年,2016年從2015年的10%下降到6.5%,之后2017年降至5.5%,2018年降到5%,到2020年期間一直保持5%不變,從2021年才因2020年的嚴重疫情,國家經濟損失后對調整幅度進行松綁。目前從2021年~2022年是連續兩年下降上漲幅度,如果和2016年~2018年一樣,明年養老金還是有可能繼續下調的。
但目前這一預測還是根據現有的情況來分析的,具體明年上漲多少,還是要看人社部的數據。
但不管上調多少,有一個爭議仍然持續多年,就是控高提低的問題,明年養老金上調后,到底能不能對低收入人員多漲呢?比如對月養老金低于3000元的人再多漲500,可能實現嗎?
我覺得希望幾乎為零,3個阻力還擺在眼前:
第一,低收入的標準界定困難
要對低收入者傾斜照顧,肯定需要制定一個標準,如果按照3000元確定,那么就會存在2個爭議,一個是3000元以上的部分人,也會認為自己屬于低收入者,很多事業單位人員,高技能人才,專家等群體,養老金月收入可能有七八千,甚至破萬,與他們相比,四五千元的退休人員就是另一波低收入者,他們也將希望多漲錢。另一個是上漲500元,不能直接從根源解決養老金差距,因為3000元以下,仍存在養老金差距,比如有人月收入在2500元,有人卻只有1000元,各漲500元之后,一個達到3000元,另一個還在1500元,差距仍是1500元,那對于這部分月收入1000元的人,未來可能會繼續要求為他們單獨多漲錢。國家將持續投入大量資金用于特殊調整,并不能徹底消滅養老金差距的爭議。
第二,破壞物價和收益上調平衡前面提到了今年6月物價上漲幅度達到2.5%,按照500元上漲的話,漲幅將達到約16.7%,與物價差距過大。商品供應和流入市場的資金數量不匹配,人民手中的錢將不值錢,別看只是對低收入人員多發錢,他們要消費,這筆錢一定是要流入市場的,到時候,受影響的將是全體老百姓。
第三,踩線繳費的參保人將越來越多基本養老保險之所以能不斷有更多年輕人加入,到今年第一季度達到10.3億人的參保規模,就是因為其公平性,堅持遵循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鼓勵大家有能力多繳費,長繳費,為晚年多存錢,提高調整收入。但如果僅僅對低收入人員開綠燈,多繳費的人將無法接受,他們的辛苦投入將拿不到應有的回報,反而要看著本身對養老基金貢獻少的人白拿更多的錢。
從養老金收支來看,養老金發放時,是對退休人員按照計發基數、繳費指數和繳費年限核算月收入的,其中計發基數就是以社平工資計算出來的,低收入人員在退休前,很多人本身就達不到城市工資平均線,可是退休時還能按照這個標準核算,本身就是提標發放,已經比高收入人員多漲錢;而高收入人員,很多人退休前的工資高于平均工資標準,可是退休后都統一要按照平均數計算,他們已經在吃虧。如果還要在調整上區別對待,之后,更多人會選擇踩線繳費,占國家便宜,最終,養老基金賬戶將面臨收不抵支,由國家全部負擔國民養老壓力,財政收益支出將擴大,對經濟建設上的投資只能減少,形成的就是惡性循環。
因此,即使到了明年,對于低收入人員特別多漲錢,可能還是無法實現的,建議大家與其嫉妒養老金收入高的退休人員,不如從現在努力工作,在能承受的范圍內多繳費長繳費,也能在未來退休時提高養老金收入。
本文標題:2023年養老金還能漲嗎?漲幅是3.5%還是4%?3000以下漲500行嗎?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shenghuo/23125.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