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鄉情于筆尖!坊子耄耋老人繪制近百幅鄉愁故事
時間:2022-10-01 11:51 來源: 作者:小佳 人瀏覽
坊子區黃旗堡街道的周德元老人今年89歲,為人民服務了大半輩子,早已到了耄耋弄杖、頤養天年的年紀,但他卻精神不減當年,主動請纓到村委值班。
周德元特別熱衷繪畫,值班之余,他憑借自己的記憶,繪制出大量七八十年前家鄉的風物圖片,紅色圖片,在春夏秋冬里勾勒出一個又一個鄉愁故事。每幅畫稿都栩栩如生,激發了無數當地人的情感共鳴,也為喚起人們記憶,挖掘家鄉歷史文化遺存,助力鄉風文明建設,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了很好的歷史文化參考。
周德元老人一生經歷波折而坎坷,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他就在文化站工作,后來文化站撤銷(現在的文化站是1975年創建的),他參加了駐村工作隊,再后來他當了老師,并領辦了新村紅校,最后當了村干部。
雖然經歷了很多崗位,但他初心不改,不學抽煙、喝酒、打撲克,唯一愛好就是喜歡看書、讀報、做文化,這個習慣陪伴了他大半輩子。
退休后,周德元有時間就讀書看報,前些年,看到報紙上的先進人物圖像他就剪紙保存,但后來越存越多,不便尋找,他就開始動手自己照著畫下來,不想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如今他已經畫了每本100頁的畫冊40多本。
用畫筆定格家鄉里的記憶源于一次編修村里族譜的聊天,因為修成的族譜中缺乏當年景物圖片,甚為遺憾。周德元老人就想,自己雖然年紀大了,但對當年的記憶還在,加上自己有多年的文化工作功底,可以憑記憶繪制出當年景象。他把自己的想法跟大伙一說,大伙都很支持。于是,他不顧疲勞,開始了自己的繪制家鄉風物圖片之苦旅。
逄王周家祠堂大門。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一開始,周德元老人慢慢追憶著當年家鄉的樣子,到底是大半個世紀的時間了,記憶已經模糊。等苦思冥想把記憶的圖像在腦中集結起來后,趕緊動筆繪制,但總是達不到滿意的效果,一天要丟掉好多畫紙。對此,他沒有氣餒,沒有一點想放棄的想法。此時,他得到了村里領導的支持與鼓勵,為鼓勵他堅持繪畫,村里為他弄來了紙筆。
功夫不負有心人,周德元老人繼續憑自己的記憶努力繪畫,終于,第一張家鄉歷史圖片完工了,村里老人們看后,齊聲稱頌:像!太像了!
從此,周德元老人進入了創作高峰期,一幅幅家鄉舊照在他筆下形成:學校、祠堂、廟宇、教堂、大街、小巷,甚至當年鬼子侵略時在村里建的炮樓,都一一入畫,過去村莊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在他的筆下生動展現。
時間里堆疊出來的鄉愁記憶尤為走心,有時候情感不用語言,一支畫筆足矣。周德元老人說他很幸運,記憶會遺忘,家鄉會變化,但是他可以用畫筆回憶家鄉的樣子,定格家鄉的每個記憶。
說起下一步的打算,周德元老人信心滿滿的說,別看年紀大了,但自己對身體很滿意,下步想繼續繪制當年坊子黃旗堡街道的逄王一條龍、紅領巾水電站等已經消失的物件,讓他們重新走進人們的記憶里。
本文標簽:養老金,養老服務,居家養老,養老保險,社保,
本文標題:凝鄉情于筆尖!坊子耄耋老人繪制近百幅鄉愁故事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shenghuo/3969.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