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下老年人要關注心腦血管疾病
時間:2022-10-01 11:51 來源: 作者:小佳 人瀏覽
持續高溫高濕的夾擊下,除了面臨中暑風險,對于本身罹患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尤其是一些老年患者更要引起警惕。
正常的人體體溫相對恒定,保持著一個產熱和散熱的動態平衡,從而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然而人體的體溫調節也是有限的,當人體長時間的處于高溫環境,會導致散熱困難,人體體溫也隨之升高,增加了中暑的風險。
嘉會醫療心內科費民忠醫生提醒:持續的高溫可促使人體的新陳代謝加快,常常表現為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呼吸頻率增加,容易出汗,影響食欲。
高溫天氣也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ū热缪獕翰环€定、心梗、腦梗、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主要是由于高溫環境下心臟做功增加,導致心肌耗氧,從而誘發心肌缺血;出汗增多,造成體液丟失過多,有效血容量減少,血液黏稠度增加,促進血管急性栓塞的風險;食欲下降、膳食不均衡會導致電解質紊亂(特別是已經在服用一些利尿劑的患者中)。
罹患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他們對溫度的變化敏感性相對較低,維持正常體溫的能力較差。針對這部分特殊人群,費民忠醫生提出五條建議:
第一、避免長時間暴露于高溫環境,開啟空調(溫度設定于26℃-28℃較為適宜,避免溫度過低對血管造成刺激)降低環境溫度,打開電風扇增加局部空間空氣流動,附近可放置冰塊;酒精擦拭皮膚可以短時間有效降低皮溫。清晨室外溫度相對較低,應及時開窗通風,增加新鮮空氣的交換。
第二、適度增加水分攝入,提倡清淡易消化的膳食,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攝入補充鉀鹽。罹患糖尿病的患者可以在內分泌科醫生或營養師的指導下,選擇低糖的食物;心力衰竭的患者,體液管理要求較高,過度補充水分,有增加心臟負擔導致水鈉潴留的風險。家庭監測尿量和體重的前提下分次適量補液是比較有效、安全、簡易的方法。
第三、避免為圖一時之快大量飲用冰鎮飲品或隔夜食品,這容易刺激胃腸道,誘發急性胃腸炎導致嘔吐腹瀉,加重體液的丟失和電解質的紊亂。
第四、罹患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期間應加強血壓、心率、尿量和血糖等方面的監測,及時向醫生反饋上述指標的變化;嚴格規律使用藥物,切勿自行停用;適當增加門診隨訪和相關檢查的頻率,根據醫生建議及時調整用藥(比如利尿劑、降壓藥、降糖藥物等)。
第五、生命在于運動,但切忌逞能心理,不要熱衷于挑戰身體極限,進而采取不科學的運動方式影響健康。避免高溫室外運動,宜選擇溫度較低的時段進行室外運動,運動時攜帶功能飲料補充電解質和水分。運動并不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禁區,合理有效規律的鍛煉可以提高這部分特殊人群的心肺功能,繼而協同藥物療效改善預后。但前提是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運動前進行心肺運動試驗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