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改革與建設是中國殘聯改革重點任務之一,事關殘疾人事業發展全局,是實現服務精準化、精細化的重要抓手。各級殘聯要深入貫徹落實方案要求,做好統籌規劃,加強組織保障,拓展“互聯網+助殘服務”,建設高效的服務網絡,使決策更加科學、管理更加高效、服務更加精準。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
2020年4月15日
全國殘聯信息化服務平臺框架方案
為貫徹落實《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改革方案》要求,全面推進殘疾人事業信息化改革與建設,為精準化、精細化服務殘疾人提供決策依據和技術支撐,制定本方案。
一、建設目標
建設全國殘聯信息化服務平臺,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互聯網、云計算等信息技術與殘疾人服務深度融合,打造“智慧殘聯”,為殘疾人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智能化服務,促進殘疾人共享幸福美好生活。
二、建設原則
(一)以人為本,服務創新。
堅持以殘疾人需求為導向,推動信息技術在助殘服務領域的創新應用,實現殘疾人服務的多樣性、多渠道、便利化,促進殘疾人融入社會、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二)高效管理,科學決策。
加強信息共享、促進業務協同,推進殘疾人業務管理模式、服務模式創新,不斷提升殘疾人事業管理規范化、決策科學化水平。
(三)統籌兼顧,分步推進。
在中國殘聯信息化建設頂層設計框架下,統籌協調,分類指導,兼顧特性,分區域、分步驟,各級殘聯上下聯動共同推進實施。
(四)公開透明,強化監督。
采取多種方式實現服務過程和結果可查詢、可督辦、可評價、可考核,建立殘疾人監督評價機制,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
三、總體思路
建設全國殘聯信息化服務平臺,實現“一數一源”、“一人一案”、“一網通辦”、“一證通行”,為精準化、精細化的殘疾人服務提供決策依據和技術支撐。
1.“一數一源”。即按照統一規劃,規范殘疾人信息采集與數據管理,建設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的殘疾人大數據。
2.“一人一案”。即充分利用殘疾人大數據,將殘疾人需求與政策服務資源進行精準匹配,為制定殘疾人個性化服務方案提供支撐。
3.“一網通辦”。即通過“互聯網+助殘服務”建設,打造便捷高效的殘疾人線上服務,推行殘疾人服務“最多跑一次”。
4.“一證通行”。即推進殘疾人證的技術支撐體系建設,提升殘疾人依證享受服務的便捷性。
四、建設內容
依托中國殘聯官方網站,搭建全國殘聯信息化服務平臺,實施“一數一源”、“一人一案”、“一網通辦”、“一證通行”的“四個一”項目,為各級殘聯提供無障礙的一站式服務門戶,讓殘疾人用得上、基層用得好、部門用得行。
(一)“一數一源”項目。
以殘疾人基礎數據和動態更新數據為主要基礎,建立全國統一的殘疾人大數據,規范數據的采集、管理與應用,為殘疾人服務提供數據支撐。
1.統一規劃。根據殘疾人事業發展規劃,梳理整合全國殘疾人人口基礎數據庫、動態更新、事業統計及各業務數據資源與需求,統籌規劃殘疾人數據資源建設。
2.交換共享。搭建共享交換平臺,建立數據資源共享交換機制,支撐中國殘聯與省級殘聯、相關部門的數據共享交換。
3.規范管理。制定殘疾人數據標準規范,建設完善全國殘疾人人口基礎數據庫、行政區劃庫、組織機構庫、工作人員庫和空間地理庫等基礎信息資源及主要業務領域信息資源,加強數據安全管理,推進殘疾人數據資源的融合應用。
(二)“一人一案”項目。
建立殘疾人狀況信息清單和政策資源清單,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制定精準化服務方案清單。
1.狀況信息清單。利用殘疾人大數據,為每個殘疾人建立包括殘疾人基本信息、需求信息、服務狀況等信息清單。
2.政策資源清單。匯集各地惠殘政策和服務資源,建立各級政策服務資源清單,健全資源更新機制,促進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應享盡享”。
3.服務方案清單。基于殘疾人狀況信息清單和政策資源清單,結合當地服務資源與服務能力,由基層殘聯組織綜合評估,確定可提供的項目或轉介服務,制定殘疾人個性化服務方案。
(三)“一網通辦”項目。
整合業務系統,統籌服務資源,實施統一用戶認證管理,實現“一次認證,全網通辦”,推進各級殘聯、相關部門、社會組織協同服務,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互聯網+助殘服務”模式。
1.規范服務。梳理規范網上服務事項,推行網上受理、網上辦理、網上反饋,統一服務事項要素,細化辦事指南并實時更新、動態調整,統一服務標準,推進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應上盡上、全程在線”。
2.優化流程。優化簡化殘疾人服務事項網上申請、受理、需求評估、轉介與服務等流程,梳理網上辦理事項的復用共享材料,簡化服務申請,縮短辦理時限,降低殘疾人辦事成本,優化網上辦事服務體驗。
3.評價監督。暢通互動渠道,開展滿意度測評,建立健全線上殘疾人服務效果評價反饋和監督機制,實現殘疾人服務全流程監督。
(四)“一證通行”項目。
完善殘疾人證和電子證照的技術體系建設,為殘疾人證照在身份識別、業務管理、社會服務等領域的應用提供技術支撐。
1.技術規范。建立健全殘疾人證和電子證照的技術規范,滿足全國互聯互通。殘疾人電子證照納入國家政務服務平臺電子證照標準,滿足跨部門、跨層級互認共享。
2.服務應用。支持殘疾人證在基本公共服務領域的應用,為殘疾人依證享受惠殘政策與服務提供技術支撐。
五、組織實施
(一)分工安排。
中國殘聯設計和搭建全國殘聯信息化服務平臺,各級殘聯依托統一平臺共同推進實施。
1.中國殘聯。2020年,完成方案制定和平臺技術框架搭建,統籌東中西部資源,開展地方試點,做好技術支持與培訓。2021年后,總結試點經驗,在全國逐步推開,分類指導,分步實施。
2.地方各級殘聯。2020年,試點地區開展“一數一源”大數據的采集、分析及應用;梳理本級的政策資源,制定并落實“一人一案”服務方案;規范服務流程,將具備條件的業務開展“一網通辦”。2021年后,依托服務平臺拓展線上服務,提升服務殘疾人的精準化精細化水平。
(二)組織保障。
1.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殘聯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國殘聯改革任務部署,強化互聯網思維,積極適應信息化要求,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做好統籌規劃,明確責任分工,確保信息化改革與建設任務落細落實落到位。
2.強化整體建設。各級殘聯要進一步轉變觀念,打破業務條塊分割,以目標為導向,借助信息技術創新,實現數據共用、資源共享、業務協同,完善服務管理方式,提升殘疾人工作者管理和服務水平。
3.建立保障機制。各級殘聯要建立工作協調管理機制,強化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保障信息化人力、財力、物力投入,提升基層服務能力。
金中杰佳通dichanyanglao.com專注智慧養老系統研發,提供專業的智能養老平臺包括居家養老、民政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家庭醫生、醫養結合等智慧管理平臺,智能養老設備合作對接。
文章來源:采編網絡
本文標題:智慧殘聯信息化項目方案,全國殘聯信息化服務平臺框架方案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zhengce/10721.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