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方都市報》報道了廣東的老齡化現狀,把嚴峻的形勢擺在了公眾的面前。當中最引起筆者關注的,是養老床位的數字:參照養老規劃的要求,全省僅有四個城市達標。
具體而言,全省養老體系的目標是“9073”,亦即90%的老人通過家庭照顧養老,7%左右的老人由社區提供日間照料和托老服務,3%的老人入住養老服務機構。換言之,平均每千名老人須有30個養老床位。根據廣東省民政廳的數據,截至今年6月這個數字才達到22.6張,離目標還差7.4張。分市看,僅廣州、佛山、深圳和韶關達標,離省定目標最遠的5座城市,全部在珠三角之外,其中湛江市更是“一床難求”,僅有11.3張,為佛山的四分之一。
說實話,這些數字對于行家而言并不是新聞。站在行內人的角度,更值得媒體關心的,其實是另一個問題:養老床位數包括哪些床位,當中有多少是長者認知中的養老院床位?
筆者在大學講授養老服務,常提醒學生,分析統計數據必須追問細節,養老床位這個口徑,就是很好的例子。養老床位數的算法有很多種,例如“養老床位”就包括了“機構養老床位”和“其他養老床位”。機構養老床位在一般人的理解之中,是指城鄉養老院和社會福利里的床位,這個算為養老床位是合理的,但在“每千老年人口養老床數”里,同時也包括了光榮院、榮軍康復醫院、復員軍人療養院的相關床位數。后一類床位其實并不一定向社會大眾開放,這類床位在省城尤其多,各大城市有沒有把這類床位算進“養老床位”之中,恐怕就會很影響總的床位數了。此外,即使福利院里的床位,養老床位與殘疾人床位有時會互相調劑,這里有沒有重復計算,也是一個問題。
不過,更大的問題可能出在“其他養老床位”。在廣東,“其他養老床位”,最主要是社區養老床位,例如老人日托中心里的午休場所。社區養老不要求住宿,因此符合特定要求下,一張按摩椅有時也可算為一個社區養老床位。除此之外,醫院里的老人病床,也可以認定為養老床位。在官方統計之中,已經立項但未完工的養老院計劃提供的養老床位數,也可以被計算入養老床位中。
簡而言之,“每千名老人養老床位數”這個指標,在官方的統計口徑中,包含了很多類型的床位。但對于社會公眾而言,恐怕只有養老院里的床位,才是他們認知中的養老床位,并且這種認知,才是長者在規劃晚年生活時的考慮依據。對于政策規劃者、民政工作者和相關的媒體記者而言,需要清晰地認識到這個概念上的落差。如果規劃者覺得這個數做夠了,失能老人就有養老院可以選擇的話,那恐怕會高估了現有設施的服務能力。如果媒體的記者,僅僅靠看這些數字來分析一個省不同城市的養老服務基礎條件,而不去深究細節,恐怕分析出來的結果,并不能讓公眾很好地把握情況,過于樂觀地構想自己的晚年生活。
金中杰佳通shecuntong.com專注智慧養老系統研發,提供專業的智能養老平臺包括居家養老、民政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家庭醫生、醫養結合等智慧管理平臺,智能養老設備合作對接。
文章來源:采編網絡
本文標題:家庭養老床位需要的技術能力(養老床位數要看細節更要做實)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zhengce/10882.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