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今天多么年輕,明天人人都會老。”這是不容置疑的現實。所以,養老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關注。近日,記者對中國社會化養老現狀進行了調查,并采訪了有關專家,對正在逐步推進的中國社會化養老進程作了進一步的了解。
60歲以上的人口已達1.34億
“傳統的‘養兒防老’的做法已經不適合目前中國的社會發展狀況,而‘以房養老’雖然有一定的可能性,但卻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養老問題。”8月6日,中國社會工作協會老年福利服務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劉蘊華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這樣強調。
劉蘊華的話被許多老年人的親身經歷所證實。
71歲的王鳴既有房子又有兒子,但她還是愿意去老年福利院。在北京金夢園福利院,每天晚上都有固定的醫護人員給她按摩。王大媽說:“因中風引起半邊身體麻木,可兩個兒子在國外,這病只能在電話里跟他們說說,根本解決不了眼前的困難。”
北京市東城區演樂胡同的張樹貴老先生今年78歲,雖然腿腳利落,但他前些天患上青光眼需要立即手術,家里3個子女卻沒有一個能抽出時間帶老人去醫院看病。“醫生讓我下次再來看病時,一定讓子女跟著,你們怎么誰都沒時間?”老人在電話里向自己的子女們抱怨著。
在北京朝陽區天樂老年公寓,張樹貴指著醫生給他開的各種藥說:“這不,剛做完眼睛手術就來這里了。在老年公寓,起碼隨時有人管我呀,不用擔心兒女們沒時間照顧我了。”
王鳴和張樹貴的情況,只是全國老年人所面臨各種困難的縮影。
據權威資料披露,目前,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達到1.34億,占總人口的10%以上,而且在今后較長一段時期內,老齡人口的比例將以年均3.2%的速度增長。“這就迫使我國在經濟還不夠發達的時期要解決比一些發達國家還嚴重的社會老齡化問題。”劉蘊華說。
670萬張床位才能滿足需要
由福利模式的養老保障步入多支柱的社會養老保障已是大勢所趨。
大連工人養老院院長張靜波在近日召開的全國“首屆推進社會化養老加強養老機構管理經驗論壇”上,向記者介紹了有關情況。
大連工人養老院過去是以接受企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為主的福利性養老院,現在,通過引入“親情式服務”等工作機制,創出了品牌。2002年,他們兼并一所經營不善的個體養老院,成立小平島分院,開創了大連市乃至東北地區公辦養老院與私營養老院優勢互補、資源整合的先河。這樣,社會養老資源可以充分利用。原來小平島僅有50張床位。現在增加到100張,而且在養人員入住率達100%,知名度不斷擴大。
據民政部社會福利與社會事務司司長張明亮介紹,民政部在80年代就提出了社會福利社會化作為社會福利的發展方向和目標。近幾年,民政部加大了政府社會福利化,特別是提出了養老服務社會化。
2005年,民政部在青島召開了養老社會福利化啟動會議。2006年,在大連召開了工作經驗交流會。民政部準備在今年下半年還要召開一次養老服務社會化的推進會。
“雖然我國越來越重視養老社會化,但缺政策、缺制度、缺資金、缺少新的養老觀念等問題依然存在。”劉蘊華說,“據調查,在1.34億老人中,想住養老院的占5%,這樣就需要有670萬張床位才能滿足。而目前全國養老院的床位總共只有170萬張,遠遠滿足不了需要。”
民間興辦養老院正在逐年增長
針對在推進社會化養老進程中存在的問題,全國老齡辦副主任閻青春分析說,需要在政府引導、市場推動、養老服務實體多樣化等方面下功夫,從而充分體現社會福利的社會化發展。
那么如何去落實?張明亮認為重點是兩個方面:
一是在目標上建立“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照料為依托、機構養老為補充”的養老福利服務的體系。
張明亮說:“因為中國的老年人有自己的養老傳統。據民政部調查,95%的老年人還是希望在家庭養老,在社區養老,所以我們要鞏固居家養老的基礎地位。居家養老又區別家庭養老,居家養老要提供社會化的服務,要依托社區開展多樣化的服務。”
二是在措施上,政府要制定、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興辦養老事業,參與養老事業。
金中杰佳通shecuntong.cn專注智慧養老系統研發,提供專業的智能養老平臺包括居家養老、民政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家庭醫生、醫養結合等智慧管理平臺,智能養老設備合作對接。
文章來源:采編網絡
本文標題:我國家庭養老床位(中國養老現狀調查床位需要)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zhengce/10931.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