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足數量龐大的老年群眾多方面需求、妥善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百姓福祉。近日,《西安市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出爐,用實招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提檔升級。
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最新出臺的《行動方案》聚焦全市養老服務存在的突出短板,提出盡快破解大城市養老難題,有效強化基本養老服務,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努力打造符合國家中心城市定位、居于全國中上水平、具有西安特色的養老服務樣板,為西安創建老年友好型城市奠定堅實基礎。
《行動方案》主要包括實施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行動、養老服務功能提升行動、養老服務質量提升行動、養老服務市場發展行動、養老服務要素保障行動5個重點行動,完成20項重點任務。
到2025年,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全覆蓋,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60%,鎮街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覆蓋率達70%,基本養老服務有效強化,為老服務更加專業,社會力量主體作用發揮更加充分,養老服務產業規模不斷發展壯大,實現養、護、醫、康、樂五位一體協調發展,基本建成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打造城市社區15分鐘養老圈,建設一批公辦示范性養老院
《行動方案》著力解決全市養老服務設施供給不足與迅速激增的養老需求不匹配的問題,按照一社區一站點、一鎮街一中心、一區縣一院要求,全力推進三級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加快設施建設和薄弱機構改造,推動養老服務設施廣覆蓋、成體系、均衡化布局。
打造城市社區15分鐘養老圈,每個社區至少配建1所為老年人提供日間照料、助餐、助浴、助潔、上門服務等基本功能的社區養老服務站,建筑面積不少于300平方米。健全完善新建住宅小區與養老服務設施配套四同步工作規則,嚴格落實每百戶不低于20平方米的標準配建社區養老服務用房。已建住宅小區養老服務設施未達建設標準的,各區縣(開發區)通過回購、租賃、置換等方式進行配置。
打造一批公辦示范性養老院,每個區縣(開發區)至少有1所集全托照料、醫療護理、康復保健為一體的公辦示范性養老院,重點為經濟困難的失能失智、高齡、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通過持續推進公辦養老院建設,力爭十四五末公辦養老機構床位數達到本轄區老年人口的1%。
開展家庭養老床位試點,實施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
聚焦居家社區養老、健康養老、智慧養老等老年人多樣化服務需求,《行動方案》提出,完善長期照護服務體系,豐富養老服務內涵,提供高品質的養老服務。
在居家社區養老方面,推行全市統一的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辦法,開展空巢、留守、失能、重殘、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難老年人排查摸底,形成基礎數據庫,推動建立特殊困難老年人定期探訪制度。開展家庭養老床位試點,實施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社區養老方面,結合實際逐步推進居住社區無障礙環境建設與改造,推廣老年人助餐服務模式,推動養老機構規?;?、連鎖化發展,全面提升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質效。
在醫養結合方面,出臺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實施方案等政策,通過建設老年病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建立雙向轉診綠色通道、擴大家庭病床試點、推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等方式,支持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和養老機構以多種形式開展合作。智慧養老方面,建成具備綜合功能的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創建智慧健康養老示范基地、示范街道和示范企業。
培育5家養老服務產教融合基地和10家培訓基地
《行動方案》全面梳理制定養老服務發展扶持政策清單,明確土地供應、稅費減免、獎勵補貼等七方面34條扶持政策,吸引各類主體參與養老服務。
《行動方案》提出,盡快修訂《西安市養老服務設施布局規劃》并納入西安市國土空間規劃。十四五期間每年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用地應至少供應300畝,確保養老服務設施用地應保盡保、應供盡供。
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研究出臺我市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培訓系列配套政策,在全市打造5家養老服務產教融和基地和10家養老服務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將養老服務從業人員技能培訓納入西安市職業技能提升計劃,大規模培訓養老護理員、養老院院長、老年社會工作者、家庭照護者。推動實現每千名老年人、每百張養老機構床位均擁有1名社會工作者。
在產業發展方面,發展銀發經濟,開發適老化技術和產品,打造養老制造、文旅康養、養老教育培訓等產業集群,引進培育骨干企業和機構,培育和推廣養老服務+旅游、家政、物業等新業態、新模式,促進養老產業全面發展。
本文標題:西安再出實招提檔升級養老服務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zhengce/14777.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