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年逾七旬的獨居老人走進了長者飯堂,這里不僅解決了她的吃飯難題,也讓她逐漸融入鄰里大家庭。
88歲的老人在一次骨折術后墜入了重度失能的世界——骶尾部壓瘡,不斷滲液,照護、開支都可能成為壓倒這個家庭的稻草。但長期護理保險讓老人得到了專業照護,僅4個月他便從臥床坐上了輪椅。
類似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著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滿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讓老年人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是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要責任。十四五期間,我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人,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建設面向全體老年人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是滿足廣大老年人基本養老服務需求的制度化安排,更是促進老年人全面發展、增進老年人福祉、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內容和必然要求。今天,小編邀您走進北京、天津、上海、貴州等地,看看這些地方如何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北京市
精準保障基本養老服務對象
北京市通過明確基本養老服務對象、明確服務保障清單、織密養老服務網絡等措施,有效匹配養老服務資源和養老服務需求,確保每位基本養老服務對象有人管,為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提供了堅實保障。
精準保障,基本養老兜底線。一是明確范圍,確保服務兜得住。2020年4月,北京市政府出臺《關于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實施方案》,按照保基本、兜底線的原則,分層分類對基本養老服務對象提供無償或低償的托養和照護服務。二是規范評估,確保底數摸得清。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北京市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規范》,印發《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實施辦法》,建立評估信息系統,通過比對篩查,確定基本養老對象信息。目前,全市在冊基本養老服務對象為30.5萬人。三是整合政策,確保困境有保障。集成養老服務補貼津貼制度,為困難老年人每月發放養老服務補貼100至300元,為重度失能或殘疾老年人每月發放護理補貼200至600元,為高齡老年人每月發放津貼100至800元,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可以三種補貼同時申領,最高每人可申領1700元,2020年全市累計發放補貼津貼21.49億元,惠及76萬老年人。
精細管理,驛站服務接地氣。一是動態識別,確保服務全覆蓋。以每個驛站服務覆蓋200—300名基本養老服務對象的標準,將市民政局數據庫中的身份信息交到驛站,要求驛站主動溝通,發現有老年人舉手申請時,動態核實,確保基本養老服務對象全覆蓋。二是明確清單,確保責任全落實。要求各區和街道(鄉鎮)切實履行屬地責任,指導驛站制定主體清單、責任清單和服務清單,同步督促其公開公示,將三個清單主動送到每一位基本養老服務對象手中,確保每位基本養老服務對象都明白驛站能為自己做什么。三是未訴先辦,確保需求全響應。由政府買單,通過驛站為基本養老服務對象提供巡視探訪、個人清潔、養老顧問等服務,要求驛站在服務過程中主動發現需求,將接訴即辦機制,轉變為未訴先辦理念。
精心服務,長期照護上臺階。一是提質機構,確保老年人住得上。全面實施鄉鎮敬老院改造工程,提升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比例,持續推進養老機構公辦民營改革,提升公辦養老機構兜底保障服務能力和水平,確保基本養老服務對象住得上養老機構。二是提高補助,確保老年人住得起。修訂出臺困境家庭服務對象入住養老機構補助辦法,對城鄉特困、低保、低收入、失獨及其他重度殘疾人等5類服務對象給予每月1200—3600元的入住機構補助,確保基本養老服務對象住得起養老機構。新政策實施以來,全市到機構養老的政府保障對象是原來的兩倍多。三是提升服務,確保老年人住得好。推進醫養服務深度結合,目前全市養老服務機構與醫療服務機構醫養合作協議簽約率達100%。多措并舉促進養老服務機構服務水平上臺階,確保基本養老服務對象在機構中住得好。
天津市河西區
強基固本構建基本養老服務體系
天津市河西區高位落實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試點任務,突出居家要素,聚焦中低收入老年人群,堅持兜底線、保基本,積極構建機制順暢、政策集成、載體完善、服務優良、全民參與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著力實現線上與線下、現場與入戶、管理與服務三個融合,為老年人托起穩穩的幸福。
堅持保基本、廣覆蓋,構建為老服務先行區。一是明確基本服務對象。對全區20余萬名老年人開展入戶調查,把保基本、補短板作為重點方向,聚焦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孤老等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基本服務需求制定政策。二是找準基本服務切口。以助餐為切入點,在36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開展現場制餐就餐服務,2021年以來服務59萬余人次;以小病不出社區為目的,嵌入社區衛生服務站或健康驛站19個,其余就近共享融合周邊衛生服務機構。三是拓展為老服務內容。整合民政、文化、教育等領域涉老服務,在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嵌入西岸書齋等河西特色活動,豐富老年人文化生活。注重黨建引領,在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成立功能性黨組織,將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打造為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載體。
強化兜底線、保安全,構筑重點對象服務網。一是構筑助餐服務網。將享受助餐補貼由原80周歲以上,下調至70周歲以上的河西區戶籍老年人,進一步擴大受益面。二是構筑專業照護服務網。聚焦失能照護剛需,對不能納入長期護理保險服務的困難失能老年人發放200—600元不等的居家養老服務(護理)補貼,為有需求的失能老年人入戶開展專業服務。三是構筑應急救助服務網。為戶籍老年人購買意外傷害保險,一年來已有近2500人受益,賠付資金150余萬元;為獨居老年人、困難獨居老年人安裝一鍵通應急呼叫設備、門磁預警系統和消防報警裝置,防止發生沖擊社會道德底線的事件。
注重增投入、強機制,保障服務可持續可復制。一是打造設施保障網。按照700米半徑規劃布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45個、服務站45個,形成15分鐘服務圈;建設養老示范街區,設置養老文化長廊,配置適老休憩設施,提升品質城區內涵。二是打造智慧保障網。建成居家養老數據庫,開發集數據分析、運營使用、審核監管等功能于一體的養老管理服務平臺;設立85858590養老服務熱線;制作居家養老服務卡,已發放實體卡8.9萬余張,累計充值1300多萬元。三是打造組織保障網。四級書記抓養老,市委書記將推進試點工作納入市委常委會工作要點;區、街道、社區三級書記提鍋上灶,傾心傾情讓老年人在河西區留住夢想、留住鄉愁、留住時光。
上海市
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重制度強保障優供給
上海市每年將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相關任務列入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和民心工程,著力構建與超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
注重制度建設,全面加強基本養老服務頂層設計。經過多年努力,上海形成了1+X的基本養老服務制度體系。1,即1部地方性法規《上海市養老服務條例》;X,即一系列保障落地的政策措施。《關于推進本市十三五期間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對各類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的具體扶持政策,目前正在制發十四五相關扶持措施;《促進和規范利用存量資源加大養老服務設施供給的工作指引》,優先保障保基本養老服務設施;《上海市養老機構服務收費管理辦法》,規范了保基本養老機構(床位)收費行為;《關于規范本市保基本養老機構(床位)管理的通知》,明確了保基本養老床位的軟硬件設置要求;《關于本市公建養老服務設施委托社會力量運營的指導意見(試行)》,積極推動公建民營。
加大財力投入,持續增加和優化基本養老服務供給。一是在機構養老服務方面,對保基本養老機構,給予每張床位2—12萬元不等的建設補貼。截至2020年底,全市養老機構床位保基本床位約占2/3,基本能保障失能失智老年人入住需要。二是在社區養老服務方面,在中心城區構建以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為樞紐、各類功能性設施為補充的社區養老15分鐘服務圈;在農村地區大力發展互助性養老,構建鎮有院(養老院)、片有所(托養場所)、村有室(老年活動室)、組有點(睦鄰點)的服務網。三是在居家養老服務方面,對低保、低收入以及低于平均養老金等經濟困難老年人發放養老服務補貼。推出適老化改造一鍵通服務老伙伴計劃等服務項目。
抓牢關鍵環節,推動基本養老服務體系不斷完善。一是抓守門人制度。建立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標準,由第三方評估機構對老年人身體機能進行評估。二是抓支付保障。實施面向全體年滿65周歲戶籍老年人的老年綜合津貼制度。全市范圍內試點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覆蓋60周歲以上醫保參保人員。三是抓運營支持。對機構招用持證專技人員和護理員、內設醫療機構、提升服務質量等給予以獎代補,并實施綜合責任保險補貼等扶持政策,著力降低機構運營成本。四是抓質量監管。對所有執業的養老機構進行全覆蓋動態監測,并將監測結果應用于各類獎懲機制。五是抓績效考核。把基本養老服務工作成效列入區政府年度績效考核,推動基本養老服務責任落地落實。
貴州省
強化基本養老服務制度機制保障
近年來,在貴州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貴州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的決策部署,創新基本養老服務制度機制,推動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創新制定《養老服務條例》,強化法治保障。日前省人大通過《貴州省養老服務條例》,提出養老服務是在家庭成員承擔贍養、扶養義務的基礎上,由政府主導的基本養老服務、社會組織的公益性服務和互助性服務、企業的市場化服務等共同組成的養老社會化服務,明確了政府提供基本養老服務的主體責任。《條例》專章明確了政府制定基本養老服務清單、開展老年人能力和需求評估、實施政府購買基本養老服務、建設基本養老服務設施、開展老年人健康管理、發放老年人福利補貼等基本養老服務的主要內容。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將養老服務事業發展所需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建立穩定、有效的經費保障機制。強化基本養老服務要素保障,規定城鎮居住區按照標準建設配套的養老服務設施;縣級以上政府開發養老服務公益性崗位;由省民政廳建立全省養老服務云平臺。
創新基本養老服務實施機制,確保有效運行。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省委、省政府將建立基本養老服務制度列入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重點工作事項,省、市、縣均成立養老服務工作聯席會議,把基本養老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納入省政府高質量發展督查激勵清單,根據各項指標完成情況對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進行考核、打分、通報。二是建立統一的基本養老服務評估體系,在年內完成12.5萬名老年人信息初篩和2.5萬名老年人能力需求專業評估。三是科學制定《貴州省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年內公開發布。四是實施政府購買基本養老服務,建立需求、資源、項目三項清單,健全購買服務項目的發布―對接―服務―評價―提升全周期管理,探索推進基本養老服務制度。
創新基本養老服務支撐環境,推動市場化運作。一是省民政廳制定各類養老服務機構設施設備改造提升標準和服務規范,建立完善基本養老服務標準體系。二是聯合相關部門,針對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養老服務質量安全監管重點、難點,建立完善基本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開展星級敬老院爭創活動,403所星級敬老院實現了建設標準化、管理規范化、服務親情化。三是優化社會力量提供基本養老服務政策環境。采取一次性建設補助、年度運營補貼、支持消防改造等措施推動基本養老服務機構公建民營;拿出優質資源,以競標方式交給市場主體運營;以輕資產運營模式吸引市場主體運營。
(來源:《中國民政》雜志2021年11月4日)
本文標題: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讓老年人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zhengce/14813.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