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燕 張 睿
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關系社會和諧穩定。為緩解老齡化帶來的養老危機,我國出臺了各項政策倡導養老的數字化轉型。政府對數字養老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斷增大,數字化養老已經成為一種新趨勢。
將養老與數字技術相結合的智慧養老概念最早由英國生命信托基金會提出,它主要以物聯網技術為支持,在家庭養老設施中安插智能芯片,從而實現對老年人的遠程服務。數字養老模式憑借其便捷性、精準性等優勢,能夠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優質的養老服務,提升晚年生活質量,逐漸在我國城鎮社區得以推廣和應用,但是農村地區因為資金、技術、人才和設施等方面的相對匱乏,數字養老模式推廣存在許多天然的困難。例如,農村數字養老缺乏完善的制度安排、缺乏政府的有效監管、需求供給雙不足、軟硬件設施不健全、服務產業活力不足等。
實現農村養老的數字化轉型,對家庭養老服務體系的數字化改造,從根本而言,還是要政府牽頭,發揮主導作用,構建完善的農村數字養老信息共享平臺,并以此為支撐,連接家庭、社區和醫療保健機構,實現醫養結合、多元主體合作的聯動機制,具體有如下應對舉措:
加強農村數字養老制度安排。首先,提供農村數字養老法律保障。為農村數字養老提供可靠的法律環境保障。提升數字養老的法律地位和公眾認可度,為農村養老的數字化轉型提供立法支持。其次,推進農村數字養老標準化服務。鼓勵發展農村數字養老的同時,逐步建立完善制度框架,實現相關制度建設。建立統一的農村數字養老產品標準制度,制定農村數字養老產業準入制度,吸引企業和人才投身農村數字養老領域,生產符合標準的智能化養老產品和設備。最后,要建立數字養老服務主體補貼制度。農村數字養老投入前期成本高,回報率低,回報期限長,人們缺乏進入該行業的積極性,因此,需要政府提供相應的經濟補貼,設置相應的獎勵優惠政策,鼓勵廣大企業投入到農村數字養老行業中來。
加強農村數字養老監管。首先,確保數字養老產品的安全性。在制定數字養老產品安全規范的基礎上,加大對農村數字養老相關產業的監管力度,確保企業合規和產品合格,提升數字養老產品的隱私安全性、經濟安全性和信息安全性,打擊企業不法行為,嚴懲泄露信息者。其次,加大對數字養老的安全監管宣傳。組織和策劃針對農村老年人的數字養老培訓講座,轉變農村老年人口對數字養老的認識偏差,強化老年人對農村數字養老的安全意識。最后,健全農村數字養老服務全方位監管體系,實現從農村數字養老服務準入制度到農村數字養老服務質量的全方位全過程監管。
建設農村數字養老信息共享平臺。搭建農村數字養老信息平臺是實現農村養老事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首先,實現信息共享。政府要發揮帶頭作用,統領全局,協調各方,將家庭、機構、社區所掌握的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并及時更新各項信息數據,建立全國統一、資源共享的動態農村養老信息共享平臺,打破數據共享信息壁壘,實現農村養老數據聯通化。其次,提高信息使用效率。對農村數字養老需求精準分析,精確提供,切實解決農村數字養老的根本問題。最后,實現信息無縫對接。實現各養老服務主體之間信息共享,加強信息技術保障,實現信息無縫對接,無障礙溝通。智能家庭養老設備將老年人不良身體狀況隨時更新至醫院,醫院能夠及時采取措施對老年人加以救助和治療,幫助老年人足不出戶獲得醫療救助服務。
健全農村數字養老軟硬件設施建設。要在農村推廣數字養老,必然要對農村進行數字化改造。一要健全農村數字化基礎設施,實現5G網絡全覆蓋,強化農村數字養老技術載體,使家家通網、村村通網,暢通村與村、城與鄉、國與家之間的數字信息連接。二要加強農村數字養老專業人才隊伍建設,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授權企業對養老服務人員統一進行專業化培訓,提高數字養老服務人員職業素質,提升養老服務質量;同時可與職業化學校展開合作,開設相關課程,培訓具有高素質的數字養老人才后備軍,為農村數字養老新模式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激發農村數字養老產業活力。多角度激發農村數字養老服務產業活力,提升數字養老產業能力。首先,企業要利用老年人信息平臺精準分析養老服務需求,在技術創新的基礎上,設計更加適老、更加智能、更加便于操作的數字化養老設備,多元化和精準化提供養老服務,同時不斷降低智能化養老產品的應用條件和使用價格,使其能夠惠及更多的農村養老需求群體,激發老齡群體購買服務的動力,從而實現農村經濟發展與養老數字化轉型的雙贏。其次,要延長養老服務產業鏈,實現農村養老服務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健全農村養老服務上中下游產業,在上游產業積極培育醫療保健、信息技術、人才培訓等機構;中游依靠家庭、社區、機構提供精準化養老服務;下游則與保險等機構對接,最大化激發各企業機構的創造性,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村數字養老新體系,激發出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數字養老的新活力。
(劉燕系中央財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張睿系中央財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
本文標題:農村數字養老:,讓農村老年人樂享晚年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15176.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