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目由東方證券財富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與界面新聞聯合推出,每月初更新。
本期薦書人:陳達飛、范亞琴、趙宇、肖佳文、陳燃萍
人口逆轉、貨幣泛濫與通貨膨脹是當下全球宏觀經濟的三個特征事實。三者的邏輯關系是經濟學的長青話題。貨幣與通脹的關系雖有充分討論,卻未蓋棺定論。人口與通脹的關系常被忽視,依靠部分直觀的經驗事實得到的結論也值得重新審視。這三者都是長期性問題,從而也是戰略投資者關心的話題。
就中國而言,人口老齡化的加速產生了一系列需要解決的問題,其中之一便是社會保障體系改革。資本市場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為此,國內一直在推進資本市場改革,而一個重要的方向就是推動長線資金入市。證監會6月24日發布了《個人養老金投資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業務管理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讓多方目光再次聚焦養老金入市的話題。本期主題:養老金投資。
書名:《人口大逆轉:老齡化、不平等與通脹》
作者: 查爾斯·古德哈特,馬諾吉·普拉丹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推薦人: 陳達飛 東方證券財富研究中心總經理、博士后工作站主管
推薦語: 人口與通脹的關系常被忽視,還存在一定的誤識。
在工業革命之前的較長時期內,通脹總是表現為過多的人口追逐過少的糧食。所以,和平時期人口生育率的提升、戰爭時期的物資短缺與自然災害導致的糧食歉收是物價上漲的三個重要原因。
工業革命之后,人類社會逐漸從短缺時代邁向過剩時代。經濟的復雜性和生產的迂回程度顯著提升,物價的傳導逐漸鈍化。生產要素(即成本)除了勞動和土地之外,資本和技術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分工的專業化和全球市場的形成都深刻地影響了價格的變化。在這個過程中,人口與物價的關系逐漸被淡忘。
古德哈特與普拉丹的《人口大逆轉》是重要參考書目。與古代社會不同的是,現代社會重要的是人口結構,人口數量次之。因為在古代社會,由于人均預期壽命較低且新生兒死亡率高,很多人在具備勞動能力之前就會死亡。從供求角度而言,這部分人只產生需求,不增加供給。所以每當生育率提高和人口數量增長較快時,物質資源就會出現短缺,物價也就會上漲。
有待討論的是,在正在到來的人工智能(AI)時代,人口結構與通脹的關系是否有可能會再一次被修正?AI對人類勞動的替代或是顛覆性的,有別于工業革命時期機器對人的替代。技術悲觀主義者已經發出技術陷阱的警示。在供給側,機器人能彌補勞動力的不足,效率也遠高于人類。但在需求側,卻不構成對商品和服務的消費。這是否宣告人類將進入長期過剩和通縮的時代?無論何種路徑,我們是否已經做好充分準備?這應該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在和平年代出現的勞動人口不足的現象。歷史需要校正之后才能啟迪未來。
我們可以不認同作者的建議,但不應該忽視本書的論題。《人口大逆轉》是一本建立問題意識的佳作,也是一本可讀性極強的經濟學專業作品。
書名:《養老金革命》
作者:彼得·德魯克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推薦人:范亞琴 東方證券財富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員
推薦語: 1952年,美國通用汽車公司設立了第一個現代養老金,企業養老金隨后迅速發展。為了讓養老金保值甚至升值,絕大部分養老金選擇進入股市投資,機構投資者尤其是養老金投資者,逐漸成為美國許多大公司的控股股東。發展到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企業養老金至少擁有國內企業50%的股權,控制了約50家在美國經濟中處于核心地位的大企業。德魯克認為,通過企業養老金,生產資料所有權在沒有實行國有化的情況下實現了社會化。
本書初次出版于1976年,德魯克對美國當時的養老金社會化、人口老齡化問題進行了深入觀察與思考,著重論述了養老金所有權如何影響公司治理和經濟結構。美國的養老金主要由三部分構成:聯邦政府社會保險、企業養老金、私人保險,1980s后迅速發展起來的401K計劃,即為美國企業養老金的重要組成部分,類似于國內的企業年金計劃。德魯克發現,養老金社會化存在一些難以解決的矛盾:例如,年長雇員與年輕雇員在養老金扣留問題上存在沖突,前者希望退休后能領到更多養老金,而后者則更偏好現金,不愿將過多資金投入養老金。再比如,有些養老金投資者將雇員的養老金投資于雇主企業,可能成為企業變相集資的工具,而美國半數以上的企業難以存活到40年。此外,養老金社會化削弱了美國工會的傳統職能和影響力。
德魯克重點探討的第二問題是美國的人口老齡化。雖然當時人口問題尚未引發廣泛關注,他發現,美國的人口出生率自1960s后顯著下降,與此同時,退休者壽命在不斷延長,導致領取養老金的人數劇增,未來將引發嚴重的醫療保健壓力,退休年齡必然會隨之推遲。德魯克觀察到的這些實情,當時并未得到美國社會的重視,直到1980s以后,本書的前瞻性才逐漸得以顯現。他在書中提到,隨著撫養比不斷惡化,我們需要減輕勞動人口的負擔,這一建議也許同樣適用于當下。
書名:《美國如何支持養老——挑戰關于誰受益的傳統觀點》
作者: [美] 彼得·約翰·布萊迪
出版社: 中國金融出版社
推薦人: 趙宇 東方證券財富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員
推薦語: 美國是世界上養老保險最發達的國家之一,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已逐步形成了完善的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美國的養老體系和中國有著較大的差異,中國養老保險體系從結構上看,第一支柱(政府)獨大,第二支柱(企業)發展滯緩,第三支柱(個人)正在探索當中,而美國則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如何在養老的個人責任和國家責任之間取得巧妙的平衡?又應該如何設計一系列的制度,建設一個具有活力的、多層次的養老保障體系?本書提供了一個美國視角下的養老制度運行狀況及可能存在的社會結果。
美國的養老金體系三支柱模式當中:第一支柱是聯邦社保基金(OASDI),是由美國聯邦政府發起的強制養老金計劃,相當于中國的基本養老保險;第二支柱是企業與個人共同負擔的職業養老金計劃,401K是第二支柱中最具代表性的計劃;第三支柱則是個人出資的養老儲蓄計劃,IRA屬于第三支柱中的主要部分。三個支柱并不是互相獨立的,美國政府主要通過兩項機制支持養老:一是社會保障,是對所有勞動者的強制性的養老金繳費;二是稅收遞延,它鼓勵企業主主動向員工提供養老金計劃,也激勵了勞動者主動參與養老金計劃。
美國的這兩種互相結合的機制能夠實現高收入和低收入群體的共同獲益。美國養老制度是累進的,社會保障和稅收遞延的結合為低收入群體提供了更高的福利。高收入群體也獲得了利益,因為他們能夠遞延更高比例的收入,規避的稅負更多。作者認為,不管邊際稅率如何,稅收遞延在所有勞動者間平衡了養老儲蓄的動機,為全社會的收入分配系統提供了增量福利。這也是美國第三支柱能夠快速發展的重要機制。
而中國現階段仍然缺乏刺激第三支柱發展的底層機制,企業和居民沒有激勵參與第三支柱,稅收安排是養老金第三支柱的核心,金融產品是第三支柱落地的關鍵工具,第三支柱的發展需要社會各界對養老金稅收制度的充分理解。
書名:《21世紀的老年收入保障——養老金制度改革國際比較》
作者:羅伯特·霍爾茨曼、理查德·欣茨 著,鄭秉文 譯
出版社: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推薦人: 肖佳文 東方證券財富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員
推薦語: 在如今的社會,養老金制度在穩定國家經濟和保障老年人口生活方面的重要性已取得人們的廣泛共識。世界銀行參與了八十多個國家的養老金制度改革,對六十多個國家的改革提供了資助。通過這種廣泛的參與和支持,世界銀行工作人員增進了對養老金改革的了解與認識,激發了不斷進行改革評估和重新審視改革指導策略及重點的積極性。
世界銀行關于養老金制度改革的觀點也發生著變化。先前的三支柱結構的理念(第一支柱是強制性的、非積累制的且由政府管理的待遇確定型制度;第二支柱是由私人機構管理的強制性的、積累制的繳費確定型制度;第三支柱是自愿性養老儲蓄)得到了發展,另外拓展了兩個支柱,即以消除貧困為明確目標的基本支柱(零支柱)和非經濟支柱(第四支柱),包括其他更為廣泛的社會政策,如家庭贍養、醫療服務和住房政策等。
養老金制度改革的經驗有力地說明,養老金制度單靠一個支柱難以滿足需要,必須建立多支柱的體系。經驗表明,多支柱的制度設計能夠更好地實現養老金制度的多重目標——首要目標是消除貧困和燙平收入,同時,能有效地應對養老金制度普遍面臨的經濟、政治和人口風險。多支柱制度設計有更大的靈活性,能更好地適應養老保障各主要目標人群的情況。而預籌積累制雖然仍較為有用,但在某些情況下其局限性越來越明顯。
過去,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養老金制度都沒有實現其預定的社會政策目標,明顯地扭曲了市場經濟的運行,且面臨不斷老齡化的人口也沒有財政可持續性。盡管養老金制度的改革存在很大難度,但其迫切性顯而易見。
書名:《養老金投資組合》
作者:邁克爾.茨威徹 (Michael J. Zwecher)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推薦人: 陳燃萍 東方證券財富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員
推薦語: 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將會導致更多的人退出勞動力市場,國家面臨社保和福利支出大幅增加的難題,因此上世紀80年代初,美國401K退休金計劃應運而生。401K退休金計劃由企業和員工共同繳存,同時企業向員工提供多種可供其自由選擇的證券投資組合計劃,可投資于股票、基金、年金保險、債券、專項定期存款等金融產品。此外,共同基金公司也設計了很多退休金投資組合方案,如生命周期基金(Life-Cycle Funds)——基于投資者的年齡以及距離退休日的時長等進行資產配置,養老目標FOF就是其中之一。401K退休金計劃為我們構建合適的退休金賬戶的投資組合方案提供了一種可供參考的模型。
退休并開始養老是人生理財規劃中的一個重要階段,《養老金投資組合》為關注養老或即將退休者規劃老后生活、合理配置資產及規避風險提供了解決方案。該書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客戶退休收入需求提供需求引導以及相應的投資組合方案;第二部分介紹了傳統的理財規劃以及如何自然地向養老金投資組合轉變;第三部分涵蓋了養老金投資組合的風險管理和再平衡;第四部分介紹了大量的針對不同細分市場的養老金管理投資組合案例。
對養老基金投資不足已是世界面臨的共同問題。今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對于完善我國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和個人養老保險的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進一步加強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未富先老,不如盡早投資,借助于資本市場,進行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非常有必要而且重要的,可以提高養老保障。資本市場可以通過大力發展FOF,實現個人養老金的多元資產配置。此外,全球ESG投資快速發展,ESG投資策略和養老金投資目標擬合度較高,可考慮ESG投資在養老金投資中的研究與應用。
書單列表:
通脹來襲,各中央銀行都是如何出牌的丨財富書單失落的日本可以為中國經濟轉型提供哪些經驗和教訓丨財富書單人民幣走向何方:廣場協議與大國博弈的歷史啟示丨財富書單大通脹時代資產定價的邏輯丨財富書單人民幣國際化:貨幣戰的歷史啟示丨財富書單穿越牛熊:動蕩年代的投資和資產配置丨財富書單能源危機背后的國家興衰與經濟金融變遷丨財富書單俄烏沖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 | 財富書單資產配置:穿越市場牛熊周期 丨財富書單2022年中國資管新時代:數據、前沿與實踐 | 財富書單世界在變老,中國如何突圍人口困境?| 財富書單人口結構性變化如何影響投資策略丨財富書單經濟增長的迷思與真相 | 財富書單指數基金之父的投資、商業與人生準則 | 財富書單歐元的悲劇與貨幣的未來 | 財富書單關于雙碳的大框架與小策略丨財富書單創新從何而來?來自制度 、資本和金融的解答|財富書單復雜系統對投資方法論的啟發丨財富書單用經濟學棱鏡透視共同富裕 | 財富書單從規模法則看反壟斷| 財富書單 國富國窮與財富分配 | 財富書單大國轉型:模式與機遇 | 財富書單大危機之后的世界秩序與中國方位丨財富書單⑩貨幣政策、經濟周期與資產配置 | 財富書單⑨金融的本質與中國資本市場改革 | 財富書單⑧駕馭周期vs穿越周期:瘋狂時期的投資丨財富書單⑦債務與魔鬼:凝結在利率中的金融霸權 | 財富書單⑥創新魔咒:新經濟中的贏家與輸家丨財富書單⑤人口結構與經濟增長的起落 | 財富書單④為什么金融資本對創新如此重要 | 財富書單③如何跟隨美聯儲投資丨財富書單②如何理解美聯儲、黃金和美元丨財富書單①
本文標題:人口老齡化下,不同國家都是如何養老的丨財富書單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15687.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