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近年來,我國養老服務模式創新越來越多、服務質量也越來越高,出現虛擬養老、互助養老、時間銀行、家庭養老床位、旅居養老等多種形式,滿足老年人多元多層次的養老需求。陜西省老年學與老年醫學會副會長楊紅娟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社會供給不適老之間的矛盾仍然存在。具體來說,我國養老服務水平在區域、城鄉等方面還存在很大差距,其有效供給仍然不足,難以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并且,社區、居家和機構之間相互協調的養老服務體制還需進一步完善,養老服務的手段、方式和內容還需要進一步創新和調整。
楊紅娟表示:南京市由于突出的地理區位和資源優勢,養老服務模式創新始終走在全國前列;西安市、重慶市等近年來以政策支持為基礎、結合當地實際情況,依托養老服務格局的合理規劃與建設、社區功能的改造與完善和多種養老機構的資源協調配置等,走出了一條具有各自特色的養老服務發展模式,發展較快。
對此,楊紅娟建議國家相關部門應不斷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細化相關頂層設計方案和規劃,加強養老資源在不同區域、不同城鄉之間的合理配置。
同時,各地政府也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為有力抓手,培育養老服務多元主體,因地制宜進行養老服務模式創新,避免走同質化發展道路,積極引進先進信息技術和智慧養老服務產品,完善養老服務相關機制,培育優秀養老服務專業隊伍,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專業化、個性化養老服務需求,進而實現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設。
各養老機構也要準確把握老年人的各種養老服務需求,主動融入養老服務事業發展新格局中,與社區、家庭養老服務形式和內容相協調,不斷提升養老服務水平和質量,助推我國養老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
本文標題:專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需各方不斷努力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16053.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