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觀念轉變的背后,缺的是什么?
不管怎么說,在一些客觀因素無法改變的背景下,養老焦慮已經是當前社會及多方勢力所必須直面的問題。
如何緩解養老焦慮?
目前,我國養老保障體系三支柱發展失衡。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養老體系存在兩大不足:一是,養老金資產總額占GDP的比重,2020年養老金占GDP比重僅為7.3%,按照中國全球第二大人口數量來算,人均比例較少;二是,嚴重依賴公共養老金,包括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在內的補充養老金、個人商業養老金的規模嚴重偏小,發揮作用十分有限。
2019年,我國養老金總資產中,第一支柱達到6.29萬億元,占比65.45%;第二支柱為1.8萬億元,占18.73%;第三支柱為1.52萬億元,占比15.82%,養老金體系呈現第一支柱一支獨大的結構特點。
但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并不是僅靠一方就能完成的,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
從國家以及政策層面來看,近些年,國家層面一直解決和完善當前社會的中國養老問題,不斷出臺相關政策和意見,給予其最大程度的幫助。從2018年開始,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社部、衛健委等國家相關部門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從國家、行業、地方、基層4個層面構建養老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
社會層面,伴隨社會老齡化的加速,養老逐漸成為一個市場體量巨大的朝陽產業,相關企業不斷完善養老產業的相關基礎配套設施,完善產品以及綜合服務體系。就保險行業而言,多年來一直在積極參與第三支柱發展,2018年開啟稅延型養老保險的嘗試,2021年又啟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的試點。
作為養老焦慮的人群主體,解決物質層面的焦慮固然重要,但客觀來講,養老焦慮實際上也是源自于心理焦慮。
一位95后自由職業者對松果財經表示,目前并沒有產生提前考慮養老的想法,只是看到親戚跟周圍的一些朋友在提前為養老做準備,因此也慢慢有了這方面的意識。除了解決這些物質上的擔憂,我認為解決心理上擔憂,也同樣重要。
但歸根結底,所謂的養老壓力無非是當代年輕人對于自身經濟條件的焦慮。從本質上看,經濟上的考慮是造成年輕人們開始提前養老的最終推手。當然了,物質層面與心理層面相比,我認為解決養老焦慮的核心還是得看物質基礎。在接受采訪時,他笑著說道。
本文標題:養老觀念轉變的背后,缺的是什么?如何緩解養老焦慮?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18231.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