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齡化正在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重要議題。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近期發布了《中國養老財富儲備調查報告(2021)》,覆蓋了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有效樣本7438份。
報告顯示,退休養老收入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子女贍養、勞務工作、投資等各項收入之和。在居民養老收入結構中,基本養老保險發揮了壓艙石作用,占比高達83%;其次為銀行類產品、企業年金或職業年金、保險類產品等。
收入預期方面,大部分受訪者(約68%)期望退休養老收入水平為退休前收入50%-100%,15.2%的受訪者期望養老收入水平比退休前收入水平高。但已退休受訪者中,大部分(64%)退休養老收入水平不如或者勉強達到退休前收入水平,29%退休受訪者收入不足退休前收入一半。
調研還顯示,在期待的養老方式方面, 66%的受訪者選擇了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商業養老社區和候鳥旅居養老都是受訪者所考慮的替代或結合方式。
據公開數據,2021年末中國人口14.1億人,60歲及以上人口2.67億人,占全國人口的18.9%,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2億人,占全國人口的14.2%。有預測顯示,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快速提升,預計至2050年,60歲以上人口占比超過三分之一,65歲及以上人口數量將達到3.7億。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云表示,當前,從養老儲備看,養老壓力日益加大,居民家庭財富亟待向長錢養老轉化。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未富先老、未備先老問題突出。2020年中國居民財富總額突破78萬億元,僅次于美國;但中國居民財富的60%為房產,占比僅40%的金融資產中還以現金、短期儲蓄和理財等居多,在老齡化背景下養老財富儲備面臨較大挑戰。
基本養老保險發揮壓艙石作用
此次調研中,29歲及以下的受訪者占樣本的19.72%,30-55歲占比最高,達73.97%,55歲以上的受訪者占比為6.31%,受訪者分布相對年輕化。
教育程度方面僅八成受訪者受過高等教育。收入方面,65.5%受訪者個人稅前年收入低于20萬元(含20萬元)。
調研顯示,實際和預期退休收入中,約83%的受訪者選擇了基本養老保險作為退休后收入的來源;此外,約38%的受訪和選擇了儲蓄、理財等銀行類產品,30%選擇了企(職)業年金,29%選擇了商業養老保險、個人稅延養老保險、投資連結性保險(含萬能險)等保險類產品。即銀行類產品、企(職)業年金、保險類產品被三分之一左右的受訪者認為是退休后收入的來源構成。
退休收入方面,基本養老保險發揮了壓艙石作用,是最為核心和重要的退休后收入來源。
通過對比退休人員和未退休人員對退休收入和預期退休收入的結構差異,報告發現:
一是未退休人群對企(職)業年金的預期更高,大約是已退休人群的兩倍,這與其推廣時間較晚相符合,同時也從另一個方面體現了企(職)業年金覆蓋面逐步擴大。
二是保險作為退休收入來源在兩類人群的養老收入結構中占比最為穩定,僅存在2%的差異,這與保險資金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特性相符。
三是勞務工作收入方面,退休人員比未退休人員高出約6%,體現出退休人員持續發揮余熱的意愿較為強烈。
從調研結果來看,基本養老保險在養老收入結構中的占比較高。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在人口老齡化日益嚴峻的當下,基本養老保險贍養負擔正不斷加重。未來僅靠基本養老保險,只能提供基本養老生活保障,很難維持較高質量的養老生活。
保險成為家庭資產配置重要組成
調研顯示,從受訪者收入分配的情況來看,日常消費支出、子女教育、買房購車是大部分受訪者認為收入分配占比較高的三項,除前三項以外,養老儲蓄、保險、投資在未退休受訪者當中吸引力不相上下,約三分之一的受訪者根據其需要配置。
值得提及的是,各收入區間購買保險的受訪者占比相對穩定,保持在30%上下的水平,或是由于保險兼顧儲蓄投資和風險保障的雙重屬性,是家庭資產配置的重要組成部分。
29%退休者收入不足退休前一半
收入預期方面,調研顯示,大部分受訪者(約68%)期望退休養老收入水平為退休前收入50%-100%,15.2%的受訪者期望養老收入水平比退休前收入水平高。
然而,已退休受訪者中,只有7%的人員退休養老收入水平達到退休前收入的一倍及以上,大部分(64%)退休養老收入水平不如或者勉強達到退休前收入水平,29%退休受訪者收入不足退休前收入一半。
報告顯示,雖然受訪者對基本養老保險的預期和依賴度都很高,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對生活品質的追求造成了生活成本的不斷攀升,63%的受訪者認為僅依靠社保(基本養老保險)較難甚至極難實現理想中的退休生活,只有15%的受訪者有信心能實現心中期望的退休生活。
調研還顯示,養老規劃行動力不足。從養老規劃的完善程度來看,大部分受訪者(約52%)具有退休規劃的意識,但還未有著手規劃。實際付諸行動者較少,約為27%,其中有完整規劃的人寥寥無幾,僅有4%。還有四分之一的受訪者,從未想過退休規劃。
無論哪個年齡段的受訪者,均有一定比例選擇了要在當前年齡段前開始規劃養老,側面體現出養老規劃搶先抓早的心態。特別是50歲以上年齡段的受訪者,其中62%認為50歲之前開始著手規劃養老更好。
養老投資規劃方面,受訪者意愿強烈,超過75%的受訪者愿意或者非常愿意規劃養老投資,但困難也相對集中,制約了養老投資從意愿向實際行動的順暢傳導。
從最為普遍的困難來看,排名前三項的主要有:沒有額外收入來支持養老投資規劃,擔心養老投資的風險過大,超出承受能力,以及認為自身專業知識不足,難以進行養老投資規劃。此外,缺乏時間打理投資、養老產品選擇困難、現有產品不符合需求等原因同樣起到了一定的制約效果。
從養老規劃和養老產品選擇方式來看,自主規劃最為主流,占比高達68%,依托專業機構協助次之,占比48%。依托子女協助、完全委托機構和依托朋友協助的比例依次遞減,分別為22%,13%和9%。
從養老金融產品整體接受度看,僅有6%的受訪者非常了解養老金融產品和普通金融產品之間的區別,47%的受訪者不了解,47%的受訪者基本了解。
從養老金融產品的選擇來看,保本、附加養老服務(包括健康服務、社會服務等)、低風險和中低風險都是大眾心中期望的養老金融產品所具有的特點。同時,選擇中高風險或高風險產品的額比例合計不足20%,說明大眾對養老金融產品的風險偏好普遍較低。
養老生活方式選擇多元,居家養老是主流
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商業養老社區哪種才是大家期待的養老生活方式?
調研顯示,在期待的養老方式方面,居家養老是主流,66%的受訪者選擇了居家養老。37%的受訪者選擇社區養老,17%的受訪者選擇機構養老,14%的受訪者選擇商業養老社區,還有28%的受訪者選擇候鳥式旅居養老。
40歲以下的中青年群體,對候鳥旅居更加青睞,或是因為當前身體狀況較好,養老規劃愿景美好,相較于固定的養老場所,更傾向于動起來。
調研還顯示,受訪者非常關注完善的醫療服務和照護服務,良好的居住和社區服務設施,希望能夠及時發現疾病并有能力治療。同時,充足的資金保障需求同樣不低。
總體而言,受訪者關注的養老問題主要集中在四方面:一是增加養老服務供給,對數量、種類和質量提出要求;二是希望政策穩定、可持續,做到公開、靈活和普惠;三是期待更豐富的金融產品和更專業的金融服務;四是希望可以獲得更多的養老相關咨詢,通過養老教育,構建養老觀念與意識。
推動養老財富儲備發展四大建議
針對調研反映的問題,報告提出了推動養老財富儲備發展的四大建議:
一是加快政策頂層設計,擴容、擴面加強養老儲備。制度建設層面,應進一步加快完善養老金融制度的頂層設計,明確養老金融產品的內涵,推動養老金融配套政策與極致的協同;信息化建設層面,應逐步構建多層次、多只豬養老保險體系信息化平臺,加強政策、產品及購買渠道的便捷性和普惠性;從數據化建設層面,應進一步構建深化養老成本指數、養老消費指數、養老醫療指數等相關數據,為養老財富規劃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
二是加快推進養老金融教育,提升民眾養老規劃意識及風險防范能力。
三是豐富養老金融產品服務供給,滿足大眾多層次養老需求。民眾的養老產品服務需求廣泛而多遠,個性化訴求分化,同樣需要專業的指導。持續提升專業養老金融產品服務的供給水平,匹配民眾差異化多元化的養老訴求,是養老金融蓬勃發展的必由之路。
四是加快提升養老服務水平,營造適老化氛圍。
注:文中表格均來源于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
責編:桂衍民
本文標題:我國養老財富儲備如何?基本養老險是壓艙石,居家養老是主流,這四大建議值得了解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18923.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