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老齡化程度越來越深,也就意味著我國已經進入了長壽時代,為積極應對老齡化帶來的壓力,近日,在國新辦舉行推動銀行業保險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中國人保集團董事長羅熹講解了目前我國養老面臨 的困境以及養老金融改革積極應對老齡化社會。
相對一些發達國家,我們養老體系應該還是比較完整的,基本養老應該說基本實現全面覆蓋,10億多的人口享受基本養老。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和團體年金也在逐步發展,但是比重相對比較少一些,也做了十多年了。個人養老相對來說發展速度慢一些,尤其和西方發達國家比,這個比重非常小。
羅熹指出,第三支柱相對于其他兩個支柱來說,它的作用不太一樣,有它顯著的特點。一是給高收入階層個人養老提供一個渠道、提供一種方式。二是給新興業態,新的從業人員、多種方式從業人員提供一種養老保障,這是商業保障。三是通過長期的養老保障資金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包括跨周期的投資,我們國家短期投資比較多,長期跨周期的投資比較少,所以養老資金進入特別是商業養老資金進入對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會有比較大的促進作用。
據介紹,人保集團按照銀保監會的工作部署,在這方面作了一些積極的探索:第一,積極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產品。利用傳統的壽險產品為個人儲備養老和壽險準備金,現在已經達到近3300億元。根據銀保監會部署,積極研發適應各層次養老人群的養老保險品種。在上海、福建和蘇州這些地區,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業務,但是稅收力度還不夠,建議國家進行多方面的綜合考慮,適當提高免稅力度。還有率先探索了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業務,在29個城市開展業務。中國老百姓傳統上習慣于自己持有住房,年紀大了以后怎么為養老提供財務保障,在這方面積極進行探索,為他們打開一個通道。
第二,積極承辦長期護理保險。解決高齡、失能、失智老人的護理難題。2020年,承辦長期護理保險項目96個,保障人群達到4200萬人。目前,在各個省市都在探索這項保險服務。
第三,積極開展養老產業建設。充分發揮養老長期資金的優勢,設立人保健康養老產業投資基金,聚焦長期護理服務商、綜合康養服務商等養老產業投資。啟動開展“支付有保險、看病有醫院、養老有社區”的多層次養老社區建設,探索保險服務養老的新模式。中國人保有中國最大的健康保險公司,現在也在和國際上一些成熟的健康保險機構進行合作,把一些有益的商業模式導入中國。
第四,積極參與管理養老保險基金。我們現在管理的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已經達到了2500億元,比去年增長了1倍多。去年是一個好年份,我們的收益率達到了10%以上,較好地發揮了養老資產保值增值作用。
養老金融改革積極應對老齡化社會。人保集團將進一步發揮商業保險在養老風險保障和長期資金管理等方面的優勢,深入地參與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建設,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產品,服務養老保障第三支柱建設,創新產品和服務,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養老需求,為“老有所養”作出貢獻。
本文標題:養老金融改革積極應對老齡化社會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2414.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