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養結合,就是將醫和養結合起來的養老模式,從而解決之前只醫不養或者只養無醫的難題,在最近的十年里,醫養結合方面的政策不斷出臺,但由于醫養結合所涉及的因素比較復雜,所以,要對現有的政策內容進行分析,把握政策特點,發現問題,從而有助于政策的構建和完善。雖然現階段醫養結合模式還尚未成熟,但不可否認的是,未來養老產業發展勢必朝著醫養結合方向。
一、政策中的服務對象對醫養結合政策的服務對象目前政策重點關注失能老年人的醫養結合服務支持,涉及該人群的政策共有55條,占總政策的48%;對于功能衰退老年人的關注為中等,共有36條;而已有政策對于功能完好老年人的關注較少,僅有24條,僅占涉及失能老年人政策的一半。從時間來看,在“醫養結合”第1次出現在政策中時,就是為滿足失能老年人需求服務的,此后關注失能老年人的政策數量也一直多于其他兩類老年人群,且在2016年和2019年受到大量關注。
直接有關功能衰退老年人的政策相對較少,但是在2017年備受重視,有13項政策涉及功能衰退老年人。2013年、2014年沒有任何醫養結合政策關系到能力完好老年人的醫養結合服務需求,在2018年以后才與功能衰退老年人的關注略微一致。因此,從政策的關注時間和年度涉及數量來看,針對失能老年人群的醫養結合服務始終是政策重點,對非失能老年人的關注均較晚、較少,且進展緩慢。
二、政策中的服務內容醫養結合的基礎內容政策數量從多到少依次為照料護理、疾病預防、保健養生、康復訓練、專業醫療、慢病診治和臨終關懷。照料護理的關注最多,占比32%;慢病診治和臨終關懷的關注最少,分別占15%、6%。2013年關注照料護理服務和保健養生服務;2014年最關注專業醫療服務;2015、2016、2017和2019年均最關注照料護理服務;2018年關注保健養生服務;2020年關注照料護理服務和疾病預防服務,其中照料護理是最受關注的服務內容。
三、政策中的服務模式醫養結合的不同模式具有不同特點和側重。總體而言,養內設醫模式偏“養”,醫內設養模式偏“醫”,醫養聯合偏“合”。由于醫養結合模式可以依托社區整合醫療和護理資源,更方便靈活地滿足居家老年人群的護理服務需求,而且對家庭病床、家庭醫生簽約的推行也顯著增加了醫養聯合的政策關注度,政策關注度穩定呈現醫養聯合>養內設醫>醫內設養的特點,且涉及醫養聯合的政策數量遠遠大于醫內設養的政策數量,體現了不同模式資源分配的不均衡性。
四、醫養結合養老的發展方向醫養結合滿足老年人多層次養老需求,隨著我國高齡老年人、空巢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日益增多,迫切需要為老年人提供綜合的、連續的、適宜的醫養服務。醫療康復保健與養老相結合的“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服務模式,有效解決了老人的養老及就醫問題,不僅“老有所依”,更讓他們“老有所醫”。國家推行醫養結合,目的就是要通過“醫”的加入,突破傳統的養老服務模式,并利用“醫”的成熟標準,提高養老服務的專業性,切實增強服務品質,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總之,有病治病,無病療養。醫養結合的嘗試,滿足了不同年齡段的老年人多層次的養老需求,將成為未來養老事業的發展方向。
本文標題:未來養老產業發展勢必朝著醫養結合方向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2425.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