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互聯網+探索虛擬養老院建設
時間:2022-10-01 14:05 來源: 作者:小杰 人瀏覽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始終備受社會關注。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超2.6億。其中,多數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種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達75%,失能、部分失能的老年人也占一定比例。因受有限的社會資源和傳統養老觀念的影響,我國有超過90%的老人仍選擇居家養老。面對進一步加深的人口老齡化、高齡化問題,未來我們將如何應對?民革廈門市委會多年來持續關注并有著自己的思考。
民革廈門市委會在調研中發現,目前養老存在一些困境,如陪護人員嚴重缺失,無法滿足老年人個性化需求;各級政府的財政養老撥款壓力大,其財力和人力有限且無法覆蓋所有養老人群;目前,尚無一個專業機構針對城市老年人的大數據平臺把政府各相關職能部門、市區街道社區,政府與機構之間連成一片,從而造成了對相關信息采集成本高,利用率低,可用度差等問題。
該如何有效解決,改善并打造一個以社區為基礎的居家養老服務模式?民革廈門市委會提出建議,針對當前養老存在的突出問題,可以應用互聯網、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探索建立互聯網+虛擬養老院,來覆蓋更多有需求的人群。
如養老服務機構或個體戶需入駐平臺,其服務質量同時受到使用人員、家屬、政府的多方監督;平臺中設有志愿者區域,由社會志愿者及老年志愿者,要提供真實信息及技能,能夠服務的時間及對象,平臺將根據服務的內容及時長,存入時間銀行,志愿者可在時間銀行板塊置換自己需要的服務和產品等。以此通過智能化設備,把專業服務植入家庭,實現長者居家養老機構化。
這也是通過政府的公信力打造出的虛擬養老院,實現一個可持續性發展的生態體系,把家庭養老和機構養老的優勢充分集中到社區。使老年人在得到家人照顧的同時,也能享受到由社區相關服務機構和專業人士提供的上門服務或托老服務,有效提升養老生活質量;同時,通過該平臺的造血功能,在有效緩解政府財政壓力的同時,也能讓從事相關行業的人士解決生計問題,最終達成多方共贏的良性循環。
本文標簽:養老金,養老服務,居家養老,養老保險,社保,
本文標題:利用互聯網+探索虛擬養老院建設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7510.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