贍養負擔加重,代際矛盾凸顯,不少家庭養老難題待破解
時間:2022-10-01 14:12 來源: 作者:小佳 人瀏覽
1982年,我國將計劃生育定為基本國策,近40年的光陰里,首批獨生子女80后早已結婚生子,其父母也邁入老年行列。如今的80后上有老下有小,深陷4-2-1家庭結構,倍感壓力山大。他們是家庭的頂梁柱,除了要承擔來自工作、社交等方面的壓力,1對夫妻還要同時負擔4個老人、1個孩子的生活。隨著老齡化的加劇發展,二胎政策的放開,80后的生活壓力也一再加碼。
近日,記者采訪社會學、心理學方面專家,了解老齡化對家庭帶來的影響。
4-2-1家庭
養老負擔加重
【案例】
可以說,去年秋天之前,小李的生活還算順風順水。
35歲的衢州小伙小李畢業那年去了西安一家物流企業工作,并在當地娶妻生子。工作能力強又肯吃苦,小李很快得到領導的賞識,一路晉升成為中層干部,收入不菲。他先后在西安市區買下兩套住房,一套自住,一套打算給爸媽將來養老住。
2016年,小李有了二胎,妻子小蘇辭去工作,專心在家照看兩個孩子,小李母親也從老家趕來幫忙,婆媳相處融洽。家庭大后方穩定,小李工作起來沒有后顧之憂,單位需要出差什么的,他從沒皺過眉頭。
然而,好景不長。去年10月,岳母患病,一直不見好轉,妻子分出一半精力照顧岳母。家中兩個幼兒只能依靠小李母親一人操勞。又要做家務,又要帶孩子,半年多的時間,原本就不胖的母親體重一下子輕了15斤。
看到母親身材消瘦、面容憔悴,小李很心疼,盡可能抽出時間自己帶孩子。萬一母親也病倒了,我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小李悵然地說,現在單位要求出差加班,他不再有底氣像之前那樣一一應承。
【觀點】
人口老齡化在加重家庭養老負擔的同時,也削弱了家庭養老功能。傳統家庭養老模式難以為繼,比較典型的表現就是4-2-1家庭和4-2-2家庭。
未來家庭規模和結構的變化,都不利于家庭養老功能發揮。一方面,家庭趨向小型化、少子化,家庭內部養老的人力資源持續縮減;另一方面,家庭結構顯著老化,據預測,我國獨居和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的65歲以上老年人將在2050年達到近2億。
根據第七次人口統計數據,現在是4個勞動年齡人口(15~64歲)供養1個65歲以上的老人。到2035年后,會減少為2個勞動人口供養1個老人,到2050年大概就只有1.5個勞動人口供養1個老人,不能忽略的是,這個勞動人口還同時擔負著撫養孩子的責任。
浙江外國語學院社會福利研究所所長董紅亞教授表示,人口老齡化會導致家庭贍養負擔增加,但家庭養老是基礎,應鼓勵和維護家庭養老功能繼續發揮。政府一直在研究制定家庭養老支持政策,如發放居家養老服務補貼,創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等,這些都是對家庭養老的有益補充。
老人爭奪話語權
代際矛盾凸顯
【案例】
溫州人小蔣今年40歲,由于父親早逝,結婚后她便帶著母親一起生活。隨著兩個兒子的相繼出生,家里的空間越來越局促。母親平時沒什么愛好,除了幫忙帶外孫,就是窩在家里做家務、看電視,很少出門。小蔣經營一家網店,不用朝九晚五上班,作息不規律,經常夜里12點多還在回復顧客提問,給店里產品上新。睡覺往往要到凌晨一兩點鐘,早上起不來。
母親擔心小蔣的身體,時常為她燉補品,燕窩、海參沒斷過。但補品之外,母親的嘮叨也不曾間斷。每天晚上11點,母親會準時敲小蔣夫妻的房門,喊他們快睡覺。半夜起身,她也會去房門口看看有沒有燈光透出來,如果有,就又是一頓嘮叨。我現在晚上工作像做賊一樣,聽見我媽房間有動靜了,就趕快關燈。小蔣開玩笑地說。
除了對小蔣作息的不滿,母親對女婿大手大腳的消費習慣也頗有意見。買這個空氣凈化器有什么用,還不如放幾盆綠植,亂花錢。家里都有這么多雙皮鞋了,怎么又買?小蔣的丈夫想起這些,就感到憋屈,他說:我一個40多歲的大男人,自己賺錢自己花,還得被她教訓。但想到岳母一人含辛茹苦養育了女兒,又幫著帶外孫,他們也就不說什么了。
【觀點】
絕大部分老人選擇居家養老,而年齡漸長的他們也越來越不適宜獨自生活。在與下一代同住時,兩代人不同的生活方式、價值觀、行為取向等,都會帶來差異、沖突和隔閡。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陳山表示,老年群體和中青年群體之間通常存在深刻的代溝,伴隨人口老齡化和價值觀念多元化,這些差異將不斷擴大。原本,老年人群文化已隨著他們退出社會舞臺,而漸漸邊緣化,如今隨著老年人口群體大幅增加,這些被邊緣化的老年群體文化又開始訴求自己的文化主流化。陳山說,老年人和中青年群體爭奪社會主導話語權的矛盾將進一步加劇,可能誘發代際價值觀沖突。
過去,中國是一個年輕人口占主流的成年型社會,社會公共政策體系、社會管理體系、社會福利體系都是針對這樣的人口結構來創建的,包括社會養老制度也是在成年型社會的基礎上建立。董紅亞認為,未來,老年人口將從邊緣群體變成社會的主流群體,這也要求現行的社會管理服務體制去做好適應老齡化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