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完成農村養老三年行動計劃,這些設施數量占了全市一大半
時間:2022-10-01 14:17 來源: 作者:小杰 人瀏覽
12月初冬的一個下午,距離市中心30多公里的田園許涇長者照護之家吸引了不少從市區來的參觀者,這座去年10月才正式運營的養老院就建在當地的主題公園內,不僅集醫療、閱覽、休閑等多功能于一體,周邊還打造了小橋流水和農耕文化展示館,鄉野氣息濃厚。
近年來,類似的位于農村的功能性養老服務設施場所正不斷增多。記者從今天召開的上海市農村養老服務工作現場會上獲悉,《上海市農村地區養老服務美好生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圓滿完成,過去三年來,上海涉農區已建成具有平臺功能的綜合為老服務中心224家,占全市70%,實現了鄉鎮全覆蓋,而長者照護之家、社區日間服務中心、老年人助餐服務場所已建成1419個,占全市六成以上。
會議同時透露,當前,上海正在起草有關農村養老服務發展的新的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升農村地區養老服務設施能級仍將是重點,新三年行動計劃初步提出,要實現片區養老綜合體的均衡可及,一般可在10平方公里或者1萬戶籍人口內設置一處具有養老綜合功能的服務場所。
各類為老設施建設離不開土地、房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過去三年來,針對農村鄰里交往頻繁、人際關系密切的特點,上海以村民小組為單位,由鄰近居住的農村老年人利用閑置房屋,發展具有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互助服務功能的睦鄰點,最新數據顯示,上海涉農區已建成1988個示范睦鄰點,占全市總量的80%。
據市民政局介紹,近年來,各涉農區還積極挖潛土地和房屋資源,形成了由政府主導推動形成的農村專業化養老服務模式,即通過村里統一回租村民空置房源,建設長者照護之家等養老設施,為老年人提供各項為老服務。
場地面積達3500平方米的田園許涇長者照護之家就是由4棟回租民宅改建而成的,閔行區梅隴鎮許涇村黨總支副書記金佳燕告訴記者,該長照共設置有61張床位,目前已經有23名老人入住。只要是60周歲以上的老人,就可以低廉的價格入住,特別是農村戶籍老人,每月3000多元就能在公園中養老。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與產業聯動發展的農村養老社區模式也正在上海市郊興起。通過土地流轉并整體性規劃,將養老與鄉村旅游等產業發展相融合,實現經濟社會效益的雙贏。
位于奉賢區西渡街道五宅村的青春里養老社區就是這一模式的踐行者。通過農村承包地流轉,不僅按需設置了小劇場、音樂室、書畫室等為老人提供的功能區域,還在周邊農田開辟了花卉蔬菜種植、果樹采摘等休閑功能。
農村老年人收入相對低,從觀念上一般也不太愿意住養老院。奉賢區民政局養老服務科科長唐曉夏告訴記者,青春里的誕生著眼于滿足了農村老年人原居養老的需求,通過鄉村振興引入和打造的養生、旅游、生態等產業,不僅能夠反哺項目日常運營,還能與養老形成產業鏈,共同促進發展。
目前,奉賢區已試點建設吳房村、浦秀村、五宅村3個青春里養老社區。據悉,明年奉賢區還將建設位于金匯鎮新強村和青村鎮李窯村的青春里養老社區。
市民政局表示,未來,上海將依托農村宅基地房屋等資源和原生態的田園風貌,繼續推進養老設施和平臺建設,并依托鄉村振興,提升發展活力,加強人力、財力、資金和土地等元素保障,形成對農村養老服務的有力支持。
本文標簽:養老金,養老服務,居家養老,養老保險,社保,
本文標題:上海完成農村養老三年行動計劃,這些設施數量占了全市一大半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8816.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