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養老床位一床難求,居家養老更舒心
時間:2022-10-01 14:24 來源: 作者:小通 人瀏覽
邁入深度老齡化社會,我們的養老怎么辦?實現老有善養,當前又可以做什么?
從閔行區傳出的一則新動向,給人帶來信心:如何給臥床老人翻身,如何預防老年壓瘡的發生……這些養老護理操作,如今有規范的等級培訓了。近日,閔行區衛生健康委員會攜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南院在上海市率先試點養老護理員規范化培訓,首批6家醫療單位被授予養老護理員規范化培訓基地。
在我國2.41億老年人口中,失能和半失能的老人約5000萬人,而取得護理員資格證的僅30萬人。有預測顯示,國內養老護理員缺口數量目前在1000萬人左右。
從當前養老護理供需的剪刀差觀察閔行區此次啟動的創新培訓模式,業內認為,這一舉措在有力提升養老服務職業培訓體系的同時,還將進一步推進養老護理員分層級培訓、分能級使用收費標準建設隨著后幾道鎖逐一被解開,多樣化的養老需求有望得到更好滿足。
現有養老體系家底不厚怎么辦?探新路!
養老護理被視為銀發經濟最旺需求,但供需間的缺口巨大,成為近年來國內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中異常突出的矛盾。
現有養老體系家底不厚,這個問題也困擾著閔行區。據閔行區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杭文權介紹,截至去年底,閔行全區總人口240多萬人,60歲以上老年人口總數達46萬多,其中戶籍人口約36萬人;區內共建成養老機構64家,養老床位總計14418張,而全區養老機構從業人員僅3206人,其中養老護理員1640人,55.8%的養老護理員已取得職業資格證書。
打造并完善醫院社區居家養老照護服務體系,迫切需要探索一條新路。
在原有養老服務人才儲備和激勵機制建設基礎上,閔行區在全市率先啟動新一輪養老護理員規范化培訓(試點):以仁濟醫院南院為牽頭單位,試點探索養老護理員規范化培養的新模式,目標是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康養護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閔行區浦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首批培訓基地之一,該中心黨委書記吳慧超告訴記者,除了自家醫院的護理員將獲得規范化培訓,這家社區醫院也將成為院外養老護理員的實訓基地。
院外養老護理員的培訓需求,其實是非常大的。吳慧超注意到,該中心在院床位的主要功能就是用于老年護理。與二、三級醫院對老年群體以治療性護理為主不同,住進社區醫院的老人主要是慢性病并發癥后的各類康復。因此,他們的住院時間相對較長,這間接又導致其他老人住不進來,好的養老床位一床難求就是這個原因。
社區醫院床位周轉有周期,養老院老人又不太愿意去,導致的結果就是:大量老人處于居家養老狀態。因此,居家護理已成為最需要養老護理員的一片天地。并且,這種需求隨著長護險在上海的推開,已呈快速增長趨勢。
高齡、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亟需高品質護理
吳慧超還注意到,現有的養老護理員在專業技能上也迫切需要規范培訓。這是因為,在社區醫院,入住的老人中八九十歲高齡的不稀奇,甚至還有百歲老人。歲數上去后,他們往往不是生一種病,而是會各種慢性病夾雜,包括慢性腎病、腦梗、糖尿病、高血壓等。所以,無論是住院護理,還是居家養老的老人,對高品質護理的需求同樣迫切。
此次授牌儀式上,仁濟醫院南院就與福壽康(上海)醫療養老服務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約定深化推進高齡、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醫院社區家庭模式建設,助力長期照護服務體系建設。福壽康是本市最早開展長護險服務、且目前服務老年人數最多的機構。
本次授牌儀式上,《養老護理員規范化培訓簡明教程》同期發布。這意味著,閔行這一養老護理員規范化培訓試點將有師資、有教材、有教學計劃。未來,閔行區衛健委將組織專家對學員進行統一考核,對考核合格者頒發閔行區養老護理員職業規范化培訓等級證書。
讓養老護理員吃香,待遇真香
我們希望通過項目實施,率先使試點單位養老護理員職業資格證書考核合格率達90%、持證上崗率100%,同時推進養老護理員分層級使用,提高養老護理員收入水平,使養老護理真正體現專業價值。仁濟醫院南院常務副院長李勁教授介紹,在區衛健委指導下,該院牽頭構建區域標準化養老護理員規范化培訓,將在致力于對養老護理員進行分層級培訓的同時,率先探索明碼標價、分層級使用的機制,推動養老護理員職業化教育培訓和薪酬體系同步建設,助力養老事業真正朝著規范、專業化方向發展。
在吳慧超看來,這一培訓試點對養老護理員的職業意義非凡。這本就是一份有意義的工作,未來也會有很好的職業前景。以目前長護險的養老護理員為例,做得出色的,月薪七八千元不稀奇。吳慧超直言,隨著等級培訓與薪酬體系同步推進,養老護理員的未來不僅會吃香,薪酬也會真香,希望以此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這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