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是我國特殊的歷史現象,是青春,是奮斗,是奉獻!
1968年,全國掀起了聲勢浩大的上山下鄉浪潮,很多初中、高中畢業或者沒畢業的青年們,響應國家的號召,背起簡單的行囊,走上了接受再教育的道路,開始了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的下鄉生活。
而今,當年的知青們,大部分都老了,甚至有些人已經不在了。
然而,根據統計,大部分的知青,如今年紀大了,晚年待遇很一般!
根據采訪及調查資料:
知青中,月收入在1000以下的占4%;
大部分知青收入在2000-4000元之間,大概占比56%;
8000元以上的,占比很小,基本是創業知青。
近年來,給知青漲工資的呼吁不斷提高,希望國家給這個特殊群體,給予補貼。
有人說給300,有人說給500,還有人說每年多給100,這些都是謠言!
實際上,政府以更合理的方式,給知青發補貼!
那么,政府對于知青補貼,是如何操作的呢?國家對于知青工齡,是怎樣增加的呢?大概能提高多少錢?
下面為您深度解析:
一、知青工齡認定知青這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用青春,為祖國的建設,做出了貢獻,促進了當地農村的進步。
我們政府,認可當年的知青們對祖國的付出和貢獻,專門出臺文件:
原勞動人事部《關于解決原下鄉知識青年插隊期間工齡計算問題的通知》(勞人培(1985)23號)規定:
凡在文革期間由國家統一組織下鄉插隊的知識青年,在他們到城鎮參加工作以后,其在農村參加勞動的時間,可以與參加工作后的時間合并計算為連續工齡。
他們參加工作的時間,從下鄉插隊之日算起。
返城后等待分配工作的時間,不計算工齡。
文件的內容就是:給知青認定工齡!
就如同當過兵的兵齡直接認定為工齡一樣,知青們上山下鄉的時間,也給認定工齡!
二、工齡的意義有些人說,認定工齡不如直接給錢,其實,認定工齡比直接給錢還劃算!
提高了知青的養老金
我們都知道,養老金的多少,直接與繳費基數繳費年限掛鉤。
認定上工齡后,雖然那段時間并沒有實際繳納養老保險,但是作為視同繳費年限,在退休是,合并計算繳費年限。而繳費年限增加,養老金就上漲。
2.每年的養老金上漲,知青多增長
我們都知道,養老金調整主要是三個原則,其中的掛鉤調整,是會與養老金金額和繳費年限掛鉤。
給知青認定上工齡,根據實際下鄉時間,無論是三年還是五年,除了退休時可以多領錢,每年的調整也受益!
三、給知青認定的工齡,能提高多少錢?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
給知青認定了工齡,這部分養老金,由于沒有實際繳費,所以稱為視同繳費工齡,適用于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
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各地也不一樣,大部分地區給予視同繳費年限的計算系數是1%~1.3%,與當地的社平工資直接掛鉤。
以山東為例,由于視同繳費工齡沒有個人賬戶部分養老金,考慮到經濟水平的發展和物價的上漲,計算系數為1.3%。
這樣安排,其實是非常劃算的!
以青島市規定為例,2021年青島市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6893元,按照1.3%的繳費系數,如果上山下鄉時間為5年的話,大概能得養老金396元。
也就是,通過這種形式,退休時每月給知青增加了396元,且每年的養老金上調,也隨養老金金額和繳費年限,額外受益!
再次呼吁:生活不易,那些曾經為了祖國貢獻熱血的知青們,他們付出了青春和熱血,在最應該學習知識的大好年華,上山下鄉。
雖然少數人后來通過高考,改變了命運,但是多數的知青,都活得不容易!
希望國家可以出臺更多的政策,給他們補貼,提高他們的晚年生活質量!
你覺得我說得對嗎?歡迎評論,點贊!
本文標題:2022,知青額外漲工資是真的嗎?專家:給知青認定工齡,額外補貼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shenghuo/24567.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