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輪房地產頭部玩家紛紛爆雷前,公寓類產品已經顯出了崩潰的態勢:土地使用權時間短、水電費用遠高于住宅的商業標準、物管費用過高、投入產出比越來越低;所有短板被放大,再加上之前不少返租項目牽扯返租違約,公寓產品銷售越來越困難。
為啥賣得艱難還要修那么多公寓產品呢?這只是地產的比慘相對論。因為拿地合同白紙黑字上有商住比的約定,商業部分的容積率開發商要做滿,修商業?修寫字樓?修還有機會打打擦邊球的公寓?這道題并不難解,難解的是,越來越多的商住公寓修出來怎么賣?
這么看,能救公寓的只剩養老行業了。
未來中國的養老產業,是一個郊居化回歸城市核心區的趨勢。無他,醫療和生活配套使然,特別是老年人,在活動半徑有限的情況下,對城市的依存度很高。
未來城市養老的核心就是服務配套:醫療、保健、養護、文娛、教育、零售,缺一不可,最好還能高度集中,特別是居家養老當下還是養老市場的主流,更加需要養老配套的完善。
而目前國內以老人為目標消費群體的養老綜合體還未出現,需求巨大,但產業聚合困難,難也就難在實體硬件的投入和規模化復制上。
反觀西方發達國家的養老產業,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已經開始產業聚合,兩千年前后依托互聯網的蓬勃發展,提升了軟服務的覆蓋能力與效率,實現了軟硬件全面完善。
佛羅里達的太陽城,洛杉磯的金色山谷都是這方面的代表,甚至還提出了養老的重要標準CCC。即養老綜合體中,住宅部分體量占總建筑體量的三分之一,文娛服務設施占三分之一,商業服務部分占三分之一。
而目前各大開發商手中的公寓以及配套商業,正是實現養老產業提檔升級的重要硬件支撐,而其中也蘊含著開發企業輕資產化產業轉型的機遇。
地產凜冬已至,與其坐等資金解套,不如主動盤活資產。
本文標題:能救酒店式公寓的,只剩下養老行業了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19064.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