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去年財政、人社兩部發布《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是在4月7日,而今年則是在5月16日發布,足足晚了40天。
雖然發布時間晚于去年,但廣大退休人員一顆懸著的心總算是落地了,今年依然延續上漲勢頭,期盼已久的18連漲總算是塵埃落定。
按照《通知》中所限定的時間期限,兩部委要求各省報備調整方案的最后時間節點是5月31日。也就是說,時間進入到6月份以后,各省具體的調整方案肯定是已經制定好了,只不過現在處在報備、審核階段,等兩部委審核通過之后,接下來再進入到方案對外公布、補發環節,周期可能在1-3個月之內。
各省定額調整怎么變?分析《通知》中第三部分的調整辦法不難發現,今年依然會延續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而作為三步走中的定額調整是最能體現公平性的,畢竟定額調整的幅度不與工齡、基礎養老金、年齡、艱苦邊遠地區退休等因素掛鉤,在同一省份中,每位退休人員的調整幅度都是一樣的。
也正是因為定額調整不存在差異、更能體現公平性,那些工齡短、基礎養老金低的退休人員也就更依仗定額調整,這是該類退休人員養老金能上漲多少的決定性因素。
那么今年各省定額調整較去年會如何變化呢?首先從漲幅來看,降低調整幅度是大概率事件,畢竟去年的整體調整幅度是4.5%,而今年是4%,三步走中的各部分均不同程度的降低調整幅度是必然,畢竟要留出0.5%的空間。
降低能降低多少?想必這才是廣大退休人員所關心的,降低幅度會很大嗎?我的分析答案是:是的!定額調整的降幅可能會超乎預期!理由有以下幾點:
定額調整的降幅可能超乎預期!1:
首先就是我們上文所說到的今年整體調整比例低于去年0.5個百分點,補漏會從定額、掛鉤、傾斜調整三部分入手,以此留出0.5%的空間,定額調整部分很難獨善其身,降低調整幅度是大概率事件。
以去年對比前年為例,去年整體調整幅度4.5%低于前年的5%,各省份中除了云南、山東、西藏等少數幾個省份反其道而行之增加了定額調整的幅度之外,絕大部分省份比如廣西、吉林、黑龍江、山西等都較前年降低了定額調整,降低2-5元不等。
2:
整體調整比例的降低是導致定額調整會下降的第一個理由,而至關重要的理由則是下面這一個:
大家先對比下面這兩句話:
2021年《關于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 》中關于掛鉤調整是這樣描述的:可與退休人員本人繳費年限(或工作年限)、基本養老金水平等因素掛鉤;
2021年《關于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 》中關于掛鉤調整是這樣描述的:應與繳費年限(或)和基本養老金水平掛鉤;
大家發現其中的差別了嗎?去年用的是可字、用的是頓號,也就是掛鉤可以在工齡、基礎養老金中二選其一;而今年則用的是應字、用的是和字,也就是說必須同時與工齡、基礎養老金雙掛鉤,進一步凸顯了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獎勵機制!
這也就是為什么去年上海市的掛鉤調整方案中只與基礎養老金掛鉤而不與工齡掛鉤的原因所在!但今年不同了,按照應、和兩字的要求,31省份必然都要與前兩者都掛鉤!
小結:今年進一步強化了獎勵機制,也就意味著工齡長、基礎養老金高的退休人員會從中賺便宜;同時會占用掛鉤調整的調整空間,定額調整部分的空間也就小了,這就是為什么說定額調整的降幅可能會較去年超乎預期的原因所在。
當然了,以上只是探討和分析,實際上在各省份未公布具體調整方案之前,一切都存在變數。
最后:附上去年31省份定額調整排名以下是去年31省份在整體調整比例4.5%的大背景下,定額調整部分的上漲金額,不難看出,平均養老金遙遙領先的西藏調整幅度最大,達到了113元,是排名倒數第一的浙江(30元)的近乎4倍。
結語:
總結起來,一是今年整體調整比例低于去年,二是今年更強化了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因此預測今年各省份定額調整部分大概率會低于去年,而且幅度會大一些。
從個人角度而言,工齡短、基礎養老金低的這類人群更依賴定額調整部分,所以從提低限高的角度而言,我倒希望加大定額調整部分的上漲幅度,你認為呢?
元氣滿滿,專注社保和養老金;原創不易,多轉發、評論、點贊!謝謝!
本文標題:2022年養老金漲幅4%,各省定額調整怎么變?降幅可能超乎預期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shenghuo/26110.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