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養老知識說文解詞
預防性儲蓄:居民額外增加儲蓄的行為,在未來可能存在不確定性因素的條件下,居民選擇增加儲蓄而減少消費來預防不確定性因素。
稅收遞延:納稅人在取得某項收入后再納稅的一種政策,稅收遞延對于個人而言意味著稅收優惠。
今年以來,醞釀多年的個人養老金制度建設駛入快車道, 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旨在推進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建設,促進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6月24日,證監會下發《個人養老金投資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業務管理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暫行規定》)。7月29日,銀保監會和人民銀行發布《關于開展特定養老儲蓄試點工作的通知》。
千呼萬喚始出來的養老保險第三支柱,補齊了中國養老保險體系的重要拼圖。
今年大家對個人養老金討論比較多,視角各有不同,結合新政策、新規定,我們匯總梳理了五個特點:
特點一:從預防性儲蓄到資產跨周期優化配置
對于個人養老模式而言,如果說養老預防性儲蓄被稱為支付給未來的自己,參與個人養老金制度就是投資給未來的自己。
個人養老金制度,不僅僅是建立一個具備儲蓄功能的賬戶,更重要的是通過制度安排和稅收優惠政策,鼓勵居民在基本養老保險基礎上,投資于運作安全、成熟穩定、標的規范、側重長期保值的金融產品,力求分享經濟增長的財富效應,實現養老金長期保值增值,從而緩解退休后經濟壓力,提高未來老年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最終實現個人、家庭金融資產的跨周期優化配置。
特點二:個人獨立專屬賬戶
參與人將在指定銀行開立一個本人唯一的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用于繳費、支付等,并市場化封閉運作。繳費完全由參與人個人承擔,實行完全積累。確保儲備養老金不可替代、專款專用,避免其他當期消費侵蝕計劃中的養老儲備,透支了養老的未來。
特點三:稅收優惠
2022年9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進一步明確了個人養老金稅收優惠政策,決定對政策支持、商業化運營的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所得稅優惠,對繳費者按每年12000元的限額予以稅前扣除,投資收益暫不征稅,且領取收入實際稅負由7.5%降為3%。
特點四:豐富多樣的投資選擇
個人養老金制度列出了一張比較完備的資金投資范圍清單,賬戶資金可用于購買符合規定的銀行理財、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運作安全、成熟穩定、標的規范、側重長期保值的滿足不同投資者偏好的金融產品。
特點五:市場化運作鼓勵充分競爭
政府政策支持、個人自愿、市場化運營是個人養老金制度的最鮮明特征,銀行、保險、基金等各類金融機構都將參與到其市場化運作過程中。在需求端,個人養老金賬戶內資金可購買的金融產品,由參加人自愿參加、自主選擇;在供給端,有多類金融機構參與、多種金融產品供給,可見推動開放有序競爭的政策取向清晰、明確。這樣的制度設計可促進市場充分競爭,激勵相關機構提升運作效率和管理能力,提供更加優質的個人養老金金融服務。
個人養老金各項政策框架落地后,養老理財、養老儲蓄產品將漸次鋪開,中國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建設正在翻開嶄新的一頁!
(以上數據來源:易方達投資者教育基地)
聲明:本資料僅用于投資者教育,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我們力求本材料信息準確可靠,但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或及時性不作保證,亦不對因使用該等信息而引發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做出決策。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本文標題:個人養老金制度的五大特點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zhengce/27182.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