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山東省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聊城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市慈善總會辦公室主任王登信介紹《聊城市十四五養老服務體系規劃》相關情況。據了解,《聊城市十四五養老服務體系規劃》于今年1月21日正式印發實施。《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聊城市養老服務發展的總體目標和10項重點任務。
十四五時期,聊城市養老服務發展的總體目標是:2025年底前,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更加完善,養老服務有效供給持續擴大,養老服務產品日益豐富,行業要素保障不斷增強,老年宜居、老年友好環境初步形成。構建積極老齡化政策支撐體系,逐步提升老年人在養老服務體系中的主體地位,促進老年人在養老服務體系中貢獻力量,實現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并努力實現其成就感、價值感、意義感。
具體來說,有10項重點任務:健全政府兜底養老保障制度。對有集中供養意愿的特困老年人實行集中供養,做到愿進全進、應養盡養,到2022年底前,失能特困老年人集中供養率達到并保持在60%以上。建立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制度。優先將經濟困難的失能、重殘、高齡、空巢、留守、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納入基本養老服務清單重點保障對象。逐步健全多層次長期護理保障制度,2025年底前,實現聊城市城鄉居民長期護理保險全覆蓋。
加強養老服務設施空間布局規劃,建立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與居住區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機制。保障養老服務設施用地有效供給。整合盤活利用存量閑置資源。鼓勵將符合三舊改造條件的村級工業園、舊廠房等場所按照養老建筑安全要求改造成養老服務設施。
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分布均衡、功能完善的縣、鄉鎮(街道)、村(社區)、家庭四級養老服務設施網絡。支持養老服務機構將專業化服務延伸至家庭。鼓勵以醫養結合養老機構為主體,托管鄉鎮(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連鎖運營轄區日間照料設施和家庭養老床位,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在農村推廣互助養老模式,建設互助養老點,實現養老不離家。優先支持新增護理型床位建設,2025年底前,聊城市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提高到60%以上。按照宜公則公、宜民則民原則推進公辦養老機構改革。
鼓勵本市大專院校設置養老服務相關專業,推動校企合作,將養老服務列為校企合作優先領域。定期舉辦聊城市養老護理員技能大賽,按照有關規定對獲獎選手予以獎勵,并晉升相應的職業技能等級。廣泛開展養老護理員關愛活動,落實大中專畢業生入職獎補政策。培育社工+志愿者為老服務隊伍。
建立健全醫養康養結合機制,2025年底前,實現養老機構醫養結合服務覆蓋率達到100%。支持舉辦醫養結合機構,簡化審批程序,實行備案管理。完善老年人健康服務體系,對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每年提供一次免費健康管理服務,建立健康檔案。落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健全綜合監管機制,明確部門職責,加強協同配合。提高安全管理和應急救援能力,健全各項安全管理制度,積極采取智慧消防等信息化手段,建立安全管理長效機制。加強養老服務重點領域監管執法力度,及時化解潛在的重大安全風險。
加快發展城鄉社區老年教育,2025年底前,聊城市各縣(市、區)至少建有1所老年大學。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培育壯大老年人組織和為老服務社會組織,支持老年人廣泛開展自助、互助和志愿活動。建設兼顧老年人需求的智慧社會,打破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
優化養老服務市場環境,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全面放寬養老服務市場準入,全面落實養老服務領域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實施養老+行業行動,創新和豐富養老服務產業新模式與新業態。發展智慧養老設備以及老年人適用的產品、用品和技術的研發、創新及應用,擴大老年產品供給。加強多元化金融服務支持,提升社會資本參與養老服務的積極性和有序性。
推進聊城市養老服務標準化建設,推動現行國家標準、山東省地方標準和相關行業標準的全面實施。規范養老服務機構運營管理,落實并實施《養老機構管理辦法》。推進養老服務領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加強養老服務業信用信息公開與共享,將養老服務機構登記備案、行政處罰、抽查檢查結果等信息依法公開。
本文標題:山東省聊城市養老服務10項重點任務出爐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zhengce/27168.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