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養老金新時代即將到來。在個人養老金相關政策陸續落地后,各項準備工作快速推進。多家公司通過個人養老金基金行業平臺驗收測試,針對個人養老金投資基金業務單獨設立的Y類基金份額也正式獲批。
面向個人養老金藍海市場,各大基金公司已揚帆起航,積極備戰,積極投身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建設,努力為國家養老保障體系建設貢獻機構的專業力量。
配套政策接連落地
個人養老金的頂層設計出爐后,個人養老金相關配套政策及相關流程、產品的落地可謂一日千里。
今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確立了我國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的基礎制度框架。
《意見》明確,境內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每年繳納個人養老金的上限為12000元;個人養老金賬戶中資金可購買符合規定的銀行理財、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金融產品,并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9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發展政策支持、商業化運營的個人養老金,有利于更好滿足群眾需求,提升保障水平。會議決定,對政策支持、商業化運營的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所得稅優惠:對繳費者按每年12000元的限額予以稅前扣除,投資收益暫不征稅,領取收入實際稅負由7.5%降為3%。
11月4日,個人養老金相關配套政策更是密集出臺。先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銀保監會、證監會五部委聯合印發了《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緊接著,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關于個人養老金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明確自2022年1月1日起,對個人養老金實施遞延納稅優惠政策;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個人養老金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隨后,證監會發布《個人養老金投資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配套政策密集落地后,關于個人養老金的相關流程和產品火速推進。11月9日,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廣發基金、銀華基金等基金公司10月底已收到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關于個人養老金基金行業平臺驗收測試結果的通知,成為首批通過測試的基金公司。業內人士預計,首批通過測試的基金公司達幾十家。后續,通過測試的基金公司還需收到監管確認通知。
11月11日,多家頭部基金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旗下的養老目標基金將針對個人養老金投資基金單獨設立Y類基金份額,并對新增的Y類基金份額實施一定的管理費率、托管費率優惠,多數產品的Y類基金份額費率相比普通份額打了五折。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發布設立養老目標基金Y類份額公告的公募基金管理人包括易方達基金、廣發基金、銀華基金、富國基金、南方基金、嘉實基金、華夏基金、建信基金、中歐基金等至少21家基金公司。這意味著,這些基金公司將成為首批個人養老金公募產品的基金管理人,它們正在進行個人養老金業務開閘前的最后沖刺。
增量規模巨大
個人養老金未來發展潛力巨大。建信基金養老金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隨著個人養老規劃的宣傳普及,個人養老金年繳納金額將呈現逐步加速態勢。根據測算,到2030年,參與繳納個人養老金客群約為5027萬人,累計金額約為2.12萬億元。綜合考慮初期居民產品配置偏好及渠道端以銀行為主的特點,早期產品配置預計以養老理財、養老儲蓄為主,養老基金占比或在15%-20%左右;長期而言,養老基金以其相對較高的長期回報率,對于成熟的養老客群更具有吸引力,養老基金市場份額將逐步提升,預計到2030年占比達到40%左右,給公募基金行業帶來8000億元-9000億元的增量規模。
個人養老金可以投資的標的包括公募基金、儲蓄存款、理財產品、商業養老保險等金融產品。由于能夠參與個人養老金業務的金融機構有多種類型,且各有特點和優勢,預計參與的金融機構將充分發揚各自稟賦,打造各自核心競爭力,積極開展此項業務。銀華基金FOF投資總監肖侃寧表示:由此會給公募行業帶來多大的規模增量具有不確定性。但可以肯定的是,公募基金憑借標準化資產投資和凈值化產品管理長期積累的投資、產品研發、營銷推廣、風控、運營等方面的經驗,尤其是權益投資方面的豐富經驗以及已經比較完善的人才隊伍,能夠實現能力遷徙,將在個人養老金業務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事實上,從國內外經驗來看,公募基金在養老金投資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東方基金養老金相關業務負責人介紹,從國內來看,社保基金運作良好,截至2021年底,年均投資收益率8.30%,約66%的規模采用委托投資的形式,公募基金也是此類委托的愛將;從海外經驗來看,第三支柱的個人養老金主要以養老目標基金的形式運作,以比較著名的美國IRA養老計劃為例,約有14萬億美元規模,其中公募基金占比高達45%。此外,公募基金行業的產品布局、業務范圍更廣,在團隊建設、制度規范、股票投資、債券投資、社保和年金管理等領域均深耕多年,具備豐富的管理經驗,有望更好地實現投資人的收益目標。
中國證券報記者調研了解到,不少基金公司也開始探索養老目標基金未來的產品創新方向。建信基金養老金相關業務負責人介紹,一方面,考慮到個人養老金的定投屬性,養老產品可以在策略設計上,以滾動持有期內獲取一定收益為導向,減少市場短期波動對投資者的沖擊,避免追漲殺跌造成的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現象;另一方面,可以結合養老目標基金在多元資產配置方面的優勢,納入更多策略或資產類別。
由于養老金投資的時間跨度較長,參與個人養老金對普通投資者而言,一方面,可以通過公募基金等產品承擔一定的波動來爭取更好的長期收益率;另一方面,結合個人養老金的稅收優惠政策,對于符合條件的群體,投資收益越高,可以獲得的稅收優惠也越多。上述東方基金養老金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
公募機構積極備戰
個人養老金制度現已進入實質性推動落地階段,為行業進一步服務國家養老保障大局提供了良好契機,在持續助力第一、二支柱養老金保值增值的同時,公募基金行業應當進一步勇擔時代責任,力爭在服務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方面做出更大貢獻。廣發基金相關人士表示。
為了做好個人養老金業務,多家基金公司已行動起來。廣發基金人士介紹說,公司將切實發揮專業優勢,大力發展養老金融業務,提升綜合化服務水平。一是持續精進中長期資金的管理能力,優化投研決策體系,充分運用各類風險管理工具,以更強的價格發現能力、更豐富的投資策略,努力創造穩定、安全的投資收益,并強化長期業績導向,完善激勵約束機制。二是進一步豐富養老產品供給,加強產品創新,充實目標日期類產品的目標年限,通過科學設計,更好滿足各年齡段人員的遠期養老投資需求,在資產配置、風險管理、服務溝通等方面持續夯實基礎、強化能力,開發甄選運作安全、成熟穩定、標的規范、側重長期保值等特征的基金產品。三是樹立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解決方案思路,在做好優質產品供應商的基礎上,悉心做好投資者陪伴與引導,提供真正的一站式養老服務。
南方基金始終把服務養老作為重要的戰略方向。為迎接第三支柱快速發展,南方基金在投研團隊、信息系統、風控制度等方面做了充分準備,在2016年,南方基金成立FOF(基金中基金)投資部,建立了FOF投研團隊和多資產決策信息系統,配備了充足的具備成熟經驗的投研人員,實現了養老金投資和FOF投資所需要的宏觀策略、大類資產比較、大宗商品、股債比較以及資產內部阿爾法研判的系統性框架。2018年,南方基金率先在行業內布局養老產品,發行了首批養老目標基金——南方養老2035FOF,2019年南方基金首批獲得基金投顧資格牌照,并率先上線多基金配置的投顧產品,形成了全渠道、全產品線的服務個人養老投資的服務體系。我們有理由相信,公募基金行業將憑借扎實的資產配置能力,過硬的權益投研實力,為國民養老投資的保值增值做出應有貢獻。南方基金人士表示。
此外,業內人士也對個人養老金制度的發展提出了一些建議。肖侃寧認為,養老目標基金在投資策略上可以更加多樣化一些,例如可以考慮開發以指數基金和ETF為主要投資標的的養老目標基金,結合量化方法和投資紀律,以提高投資組合的透明度,也可以將ESG(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投資策略植入養老目標基金中,在為全社會創造價值的同時,力爭為投資者帶來長期穩健的回報,還可以考慮將經典的CPPI(固定比例投資組合保險)策略與養老目標基金結合起來。在投資標的范圍上建議逐步擴大,此外,如果允許養老目標基金投資于金融衍生品,可以開發量化對沖型的養老目標基金,將有助于養老目標基金更好地控制投資組合的波動。
大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姚余棟建議,在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情況下,中國可以借鑒海外經驗,對參與第三支柱養老金投資的廣大中低收入者進行補貼,進一步擴大個人養老金覆蓋面。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保險與養老金研究中心研究負責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原副主任朱俊生建議,未來可進一步調整和完善相關財稅政策,如領取養老金時對投資收益部分做免稅扣除。還可適時提高享受稅惠的繳費額度,建立抵扣額度與社會平均工資增長指數化掛鉤的動態調整機制,未來隨著經濟發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動態提高稅前抵扣額度。
中國證券報記者 張凌之 萬宇
本文標題:個人養老金政策接連落地,機構備戰進入沖刺階段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zhengce/27169.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